沒有黑心的食品,只有黑心的供應鏈
2015-05-27 14:37:27
圖/美聯社記得我在挪威時,訪問過一位忠貞的「白食族」(Freegan)——也就是「拒絕購買食物的剩食者」。七年來,他從未花過一毛錢在食物上,也從未開口向店家乞討過,因為超市後面總有拿不完的剩食,他只需主動去覓食便能有所收穫。他不是買不起食物,而是不願意買。我邊與他吃著超市丟棄的麵包,邊問他為什麼這麼堅持?他忽然嚴肅起來、正色地說:「我沒辦法花錢去支持錯誤的糧食體系。我們應該想想,為什麼這些商店有這麼多剩餘的食物?因為他們有很多的錢,我為什麼還要送錢給他們?我小時候去過非洲,看到很多人都吃不飽飯,這樣的糧食生產體系是錯誤的!」
這個錯誤的糧食體系,也許也存在我們的身邊,它們大量生產、大量製造,但是卻用剝削與壓榨土地與勞力的方式,不僅一直浪費地球的資源,也不永續,更沒有公平正義可言,那些為全球生產食物的貧窮國家,許多生產者往往窮到餓肚子。
當代零售通路的發展與壟斷,雖為消費者的生活帶來便利,但變相的制約力量也越來越大、既左右了食物供應鏈的發展、且控制了我們對於食物的選擇。尤其是大型連鎖通路,往往因為大量進貨的採購力量,對食物的供應鏈上的社會、經濟、環境、生態與文化等層面、產生許多外部的負面影響。因此身為商品到消費者手中的最後一哩,全球消費者對於零售通路的反思與反抗越來越高,尤其在當今食物倫理的論戰上。
像是倫敦小區的居民掛起了布條、要求連鎖超商滾出小區,以促進小區內的小規模商業活動 ; 倫敦市中心的社會企業「人人超市(The People’s Supermarket)」專賣被超市淘汰的格外品 ; 德國柏林的「無包裝超市(original-unverpackt)」,所有產品一律無包裝、要求消費者自備容器 ; 法國因為20萬人的連署請願,今年的五月二十一日國會立法通過禁止大型超市浪費食物、並特別嚴禁超市毀棄沒有售出的食物。
為了回應這一股倫理消費浪潮,許多零售通路紛紛祭出新的企業社會責任方案。像是北歐知名的連鎖廉價超市REMA1000,因畜牧業碳排放量對於全球暖化的影響,以及食物浪費對地球資源的損耗,因此再也不針對肉品做店內買一送一的促銷,反而鼓勵消費者吃多少買多少。英國各大連鎖通路,無論是廉價還是精緻超市,實施企業社會責任多年,落實在制定採購的方向與策略上,不僅提供消費者「公平貿易」、「永續漁業」、「有機」等認證標準的產品,也透明生產地,標示出農民與農產地的資訊。在超市購物,往往會看到「公平貿易產品專區」、「有機農產品專區」……等,不但擴大了生產的經濟規模,也讓消費者可以以更親近的價格享用。
零售通路的企業社會責任,對於食安的把關也扮演重要角色。事實上「沒有黑心食品,只有黑心的供應鏈」,作為通路如果沒有把關標準,就等於提供黑心廠商銷售的舞台。早在三、四十年前,歐洲零售通路就為農藥超標的問題困擾不已,因為不斷爆發的食安醜聞重創通路的營收與聲譽,於是各大通路積極成立聯盟、連結各家的採購力量,發展出「歐洲優良農業施作( EU GAP,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認證,轉身向食物的上游供應者要求,不僅包括合理的用藥管理、還有相關的農作環境管理,進而促進安心農產品的發展,如今該認證已經發展成國際認可的標準之一,不斷在全球擴大影響力。
反觀台灣,民間一味的要求政府把關食安,結果政府祭出了一些擾民與無法落實的措施,另外一方面社會繼續讓通路把自己當作二房東,只管賺錢與獲利、卻把責任通通都丟給生產者或是生產商,也驅使社會成本浪費在末端檢驗上,而不是從源頭把關、改善供應鏈,這才是真正的企業社會責任。
以國內通路在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為例,仍然停留在提撥捐款、從事慈善、或是辦辦公益活動,少有提高層級、把企業社會責任當作組織發展策略的一環。通路對於食物生產的社會倫理置身事外,變成台灣變相的社會問題,所有有機、友善土地與社會的倫理消費商品,都要另闢通路,有機商店、小農市集……墊高整體的社會成本與末端價格,也造成消費的門檻而難以更普及。
而歐美的零售通路,不但將企業社會責任落實在採購端,更將教育消費者變成自身責任。例如在英國Co-Op超市裡,廣播的聲音不是買一送一的叫賣、而是透過廣播教育消費者,購買公平貿易商品的好處。荷蘭超市與公平貿易品牌All Good合作,運用創新科技「音頻聚光燈」與消費者互動,當消費者站在特別的地貼上面時,就會聽到「自己的良心」提醒你購買公平貿易的香蕉。不僅善盡了企業社會責任,更大大的提高了通路的營收。
是的,許多通路一成不變、繼續用低價的紅海策略吸引消費者,其實也是因為消費者的偏好與習性。像是賣場一向喜歡推出促銷優惠、堆疊滿滿的食品、外觀鮮豔美麗的蔬果、或是包裝精美的食品,往往是投消費者所好。像是近期幾次食安問題爆發、只要最後祭出買一送一、滿足消費者貪小便宜的心態、馬上又是大排長龍,消費者像是集體失憶一樣。
在金管會開始要求企業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當下,尤其是與民生消費有關的食品業、連鎖通路等,也許該好好參考全球倫理消費的脈絡,把食物安全與食物倫理納入企業社會責任的策略裡,以自身或是與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一起合作教育消費者,也許會是另一個藍海市場。
延伸閱讀 余宛如:台灣自己的「飲食革命」該怎做? 余宛如:讓飲食把物種多樣性帶回餐桌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鳴人堂facebook專頁:
余宛如 因為「很難否定一件對的事情、對的事情應該要有人把它完成」,2007年與徐文彥一起推動公平貿易的華文化,並且創辦華文地區第一家取得國際公平貿易認證的企業「生態綠」,推動倫理消費。
為了公平貿易,2010年更前往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飲食人類學碩士班深造,探索當代的糧食生產所衍生出的社會、環境、文化與經濟議題。並於2014年底,出版《明日的餐桌:世界正在吃什麼?》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