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2日报道 港媒称,决意改善生活方式的亚洲消费者正在给澳大利亚婴儿配方奶粉、维生素和蜂蜜生产商带来巨大利润,因为亚洲迅速扩大的中产阶级掀起了健康食品热潮。
香港《南华早报》2月28日报道,随着钱包的鼓胀,中产阶级消费者推动了澳大利亚高品质商品销量的急剧增长,把健康食品企业——尤其是婴儿配方奶粉企业——的利润和股价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IG市场经纪公司分析师安格斯·尼克尔森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出现了近30年的惊人增长,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消费力。”
尼克尔森说:“鉴于在中国有许多问题——尤其是食品、卫生和医疗产品——对于外国高品质品牌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
报道称,这一增长被描述为从“矿产到餐饮”的转变,因为澳大利亚从向中国提供铁矿石等重要金属和煤炭转向了满足亚洲的消费热潮。尽管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牛肉和乳制品等软商品上,但产生婴儿奶粉、维生素补充剂和蜂蜜的澳大利亚小企业也从中国日益加大的需求中获益。
报道称,澳大利亚保健品公司澳佳宝去年股价高居澳大利亚股市之首,涨到217.98澳元(1澳元约合4.7元人民币),涨幅为534.03%。在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推动下,该公司下半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60%,而中国消费者占其总收入的40%。贝拉米澳洲公司去年股价飙升幅度超过700%,下半年净利润暴涨325%,该公司的有机婴儿奶粉被戏称为“百黄金”。该公司对手a2牛奶公司也从强劲的需求中获益。澳大利亚最大的蜂蜜生产商康蜜乐公司利用了亚洲对蜂蜜越来越强烈的狂热,其2015年下半年净收入暴涨52.9%。
提供网络市场咨询的澳大利亚国泰思科公司的本杰明·孙说,像贝拉米和a2这样的品牌被中国人看作是值得信任的,因为它们都在澳大利亚主要的连锁超市Coles和伍尔沃思出售。
孙说:“他们的想法是,如果澳大利亚的宝宝喝这些奶粉,那对中国宝宝来说应该是安全的。”
但这些奶粉的受欢迎程度压垮了这两大超市巨头,它们不得已规定每次限购两罐或四罐奶粉。甚至连那些通常堆满毛绒玩具和羊皮制品的纪念品商店现在都给配方奶粉、蜂胶和蜂王浆补充剂以及麦卢卡蜂蜜腾出了地方。
报道称,“代购”的大批兴起导致商店货架被一扫而空,他们在澳大利亚为中国消费者购买商品,然后寄回中国,从中赚取大量利润。
孙估算,澳大利亚有大约5000至10000名代购,从企业家到留学生,他们平均年收入可达10万澳元。同样的,在悉尼伯伍德和赫斯特维尔等郊区可以轻松找到快递公司,它们的收费大约为每公斤五澳元,深受中国人欢迎。
代购们通过微信推销服务,有的还在淘宝上开店。
报道称,尽管通过代购购买的商品可能加价100%,但中国消费者还是愿意出这些钱,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大约30年前开始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而这项政策现在已经放松。
孙说:“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现在有了孩子,于是现在的情况不仅是只有一个孩子,而且是只有一个孙子女。包括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在内的整个家庭都围绕一个孩子转。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六个钱袋子养一个孩子。”
维生素和运动营养产品生产商Vitaco公司销售经理彼得·巴拉基特说,过去两年他注意到了中国消费者的行为变化,他们越来越有组织和品牌意识。他现在正计划通过直邮中国来扩大生意。
报道称,巴拉基特正在考虑在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企业对消费者电子商务平台天猫国际上开设旗舰店,但在库存量低的情况下,他又对大力营销持谨慎态度。
曾任澳佳宝公司首席财务官的巴拉基特说:“我们只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实际上我正努力与一家(婴儿奶粉)制造商合作,因为一旦我们开始打广告,我们希望确保有库存。”(编译/卢荻)
内地民众对奶粉有很大需求。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消息网2月29日报道 新报称,黑心食品层出不穷,令中国人对本国产品失去信心,转而购买外国货,使得澳大利亚成为中国人购买婴儿奶粉、维他命补药和蜂蜜产品的最大供应来源,其增长率甚至超越了矿产出口。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月29日报道,中国经济高速腾飞、中产阶级急速扩张,许多人消费能力提高后开始注重健康饮食,并认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促使近年来出口到中国的澳洲乳制品、维他命补药、牛肉等数量激增,远远超过铁矿、煤炭等矿产。
澳洲不少乳制品及健康食品公司,尤其是生产婴儿奶粉、维他命和蜂蜜产品的公司获益于此,这些公司盈利及股价都取得倍数增长。以澳洲主要保健品牌澳佳宝(Blackmores)为例,去年的股票猛涨534%至每股217.98澳元(约合1013元人民币——本网注),去年下半年的净利也比前年同期激增160%。这全赖中国消费者对该品牌的高度青睐,单是针对他们的销售额,就占了该公司总收入的四成。
澳洲最畅销的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公司贝拉米(Bellamy's),去年的股价也狂涨了700%,下半年净利增长325%。当地著名的蜂蜜品牌康蜜乐(Capilano)去年下半年的净利也上涨约53%。
总部位于悉尼的电子市场咨询公司国泰思科(Think China)负责人本杰明·孙指出,这些品牌的产品都能在澳洲主要超级市场找到,因此获得中国消费者的信赖。“他们会认为,澳洲宝宝喝的奶粉,一定也能安心地让他们的宝宝喝。”
由于中国消费者经常以狂风扫落叶之势抢购这些产品,一些超级市场为确保货源充足,规定每人每次只能买两罐或四罐奶粉,促使不少消费者通过其他管道如网上代购的方式购买,带动了网上购物的商机。澳洲目前估计有5000至一万名代购,他们每年收入可达约10万新元(约合46.53万人民币——本网注)。
(《澳洲日报》)
中新网1月20日电 据《澳洲日报》报道,熟练的网络营销,在夜幕的掩护下发货,每周700元(澳元,下同)的外快。
这些都是一名悉尼“代购”披露的商业内幕,这让人们得以近距离地透视这个将澳洲制造的婴儿配方奶粉倒卖给绝望的中国家长,利润丰厚的地下产业。
成千上万的中国代购——仅悉尼就有3000人——正在拼命囤购“白色黄金”,高价运送到海外销售。
在一个有关澳洲股市的论坛上,一名宣称住在悉尼的男子发表了一篇帖子,描述了他是如何开始从事婴儿配方奶粉出口贸易的,并提供了这份所谓“副业”的货运业务细节。
这篇帖子现在已经被删除,在News.com.au看到的原帖中,该名男子称自己来悉尼读书和工作,在为国内亲友提供奶粉时看到了这当中的商机,在诱惑下做起了这门利润丰厚的出口生意。
虽然一些代购据信能够赚到六位数年薪,但这位用户称,他和妻子经营这项小副业是为了补充他的正常收入。
“我们开始做代购最初是因为我在中国的亲友要我们帮他们买。他们知道我们在悉尼,所以我们可以买到安全的婴儿配方奶粉。”他在帖子中说。
“代购让我们赚到了外快,住在悉尼这么贵的城市,这对我们很重要。我们每周可以赚600到700元,但也很辛苦。”
“我太太必须不停地跟中国客户聊天,在手机上接单,而我就得在每天下班之后开车出去从超市进货……夜里,我们得小心地打包,在周末把这些包裹送到货运公司。”
楼主称,他每天晚上都要跑好几家超市和药房,因为商家为了制止代购行为而实施了限购。每次只能买2罐或4罐奶粉,意味着他得开车从这个郊区跑到那个郊区,才能买到大量的奶粉。
楼主详细叙述了中国卖家在社交媒体平台微信上的营销策略,解释说卖家相信网上宣传有助于提高销量,并造成产品短缺。
他说,因为Karicare和Aptamil等人气品牌短缺,于是中国卖家就开始通过微信推销当时还默默无闻的Bellamy's。
“然后代购的社交网络就出现了。”他写道,“他们开始推销Bellamy奶粉,说这是有机的,纯天然的,等等等等,然后中国家长就开始试着购买,我想中国宝宝们还是挺喜欢这个味道的。”
其结果就是Bellamy奶粉一夜爆红,股价也一飞冲天。
当Bellamy奶粉供不应求时,代购再次改变策略,重新开始推销Karicare和Aptamil,所以去年年底这两个品牌都供不应求。
最后,代购们别无选择,只好开始标榜A2配方奶粉是富人的选择,因为它比Aptamil和Bellamy贵了一倍。
这篇帖子就发表在一个A2M股票投资者的论坛上——也就是澳洲上市公司A2牛奶有限公司。
这名代购宣称,A2M的股价也会像Bellamy一样暴涨。BAL(Bellamy's)的股价在2015年飙升了700%。“我觉得BAL欠代购一个很大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