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谢晓刚:案值不高就无法关停“黑心水”?
“黑水厂”抽取井水经简单过滤灌装后,摇身一变“知名品牌”桶装水,一桶水出厂价不足2元,消费者购买价格达到10余元。数日以来,新京报再次调查发现,小作坊用“真桶”灌“假水”流入北京部分高校。同时“黑水厂”、“黑水站”无证无照,“一本万利”,被查处后,因案值不高,难以立案。(6月12日《新京报》)
马克思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而如今北京市出现的 “黑心水”,有着十倍甚至更高的利润,如果按倍率来算,已经赶超了毒品的暴利。
一间小平房,一口水井,一根水管,甚至连过滤器都没有,然后在水桶上贴上3分钱一张私下印制防伪码,“黑心水”就堂而皇之地流入了校园,因其逼真的外形和价廉,深受校园学生欢迎,市场潜力无限。但“黑心水”制作毫无卫生安全可言,执法人员在现场就看到了工人在生产车间拿抹布清洗桶装水的桶内壁,抹布漆黑,隐约能看出白色的底色。
真是“喝凉水也塞牙缝”,在暴利面前,这些铤而走险的黑心作坊主哪还有半点儿良心。据去年环保部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同年七月,北京市将桶装水纳入高风险食品。不安全饮用水,基本上来自于自来水以外的水源,而作为“高风险”的桶装水,除了容器塑料的不安全外,“地下水”直变“矿泉水”即是祸首。
执法部门似乎也很头疼,“黑水厂”生产成本较低,对于厂地环境要求不高,生产过程又非常简单,给查处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再加上这些“黑水厂”案值不高,很难达到立案标准。食品安全无小事,一边是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黑水厂”必将前仆后继、打而不绝,一边是“案值不高难以立案”的执法部门,这两者之间是否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呢?
“黑心水”源源不断流入校园,潜在的危害不言而喻,而当下这种无伤筋骨的查封式执法,又如何能够关停“黑心水”的阀门?案值不高达不到立案标准,就真的只能听之任之?执法要有尺度,但执法也要有力度,面对假冒桶装水冲击市场戕害健康的事实,必须提高惩治标准,对于涉案违法者,无论是“黑水厂”还是防伪印刷厂,要以高压势态惩前毖后,别到出了大问题时再做事后诸葛,届时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