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锐读 2015.8.31 星期一
炼“黑心油”的代价
火锅店炼“口水油”给客人吃 老板父子、厨师被判刑
■天府早报记者赵雨欣
“口水油”,俗称回收油,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近日,成都郫县安德镇,一家名为“聂三耳鹅肠火锅”的火锅店,被曝使用回收油做底料。随着该火锅店老板父子、厨师落网,这家原本生意火爆的火锅店在被迫关门,也成为食客记忆中的“黑店”。
目前,该火锅店已倒闭,老板父子、厨师3人因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均被判刑,获刑最高的是一年三个月。■现状
火锅店已倒闭原址“变身”电器商铺
昨日,通过网络搜索,记者发现,名为“聂三耳鹅肠火锅”的火锅店遍布全国各地,加盟店多达上百家。仅成都市区内就有多家同名店。至于已倒闭的郫县安德镇“聂三耳鹅肠火锅”,是否归属全国加盟店之一,有待查证。
记者经了解得知,自郫县安德镇“聂三耳鹅肠火锅”倒闭后,原址取而代之的是一家专营电器的商铺。
“开了好多年咯!味道还可以,就是不晓得为啥倒闭了”“不晓得嘛,突然就关门”……对于原本生意火爆的火锅店为何突然倒闭,附近邻居众说纷纭,知道真相的人不多。
突袭
发现过滤油工具,查出“口水油”
事情要从去年10月说起,郫县食药监局接到群众举报后,前往郫县安德镇金安街进行突击检查。
在检查中,执法人员在“聂三耳鹅肠火锅”发现疑似油脂过滤工具。据执法人员介绍,在向该店员工询问油的使用情况和流向时,员工回答出入较大。“情况不对,依照经验我们再三进行询问,员工交代这个店是在使用回收油。”随后,执法人员在对厨师进行询问后得知,火锅店在老板的授意下,将顾客们吃剩下的火锅油过滤出来,再加入香料炼制后重新端上餐桌。
抓捕
炼制“老油”一年多,3人被捕
同年10月28日,民警在“聂三耳鹅肠火锅”现场挡获欧军(老板之子,化名)及厨师李明(化名)。不久后,幕后主使、该店老板欧修(化名)接受警方调查。
在这场“制油”风波中,老板及其儿子是主谋,厨师负责炼制“老油”。据三人交代,他们为了增重口味、降低用油成本,从2013年8月开始制作“老油”,老板为员工提供过滤油工具,让员工从顾客吃剩下的火锅底料中过滤油脂,装在指定的油桶中。再由厨师李明加入花椒、辣椒等香料炼制成“老油”。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火锅底料中,重新端上餐桌,供顾客食用。直到被执法人员查处,时间长达一年多。
判决
老板父子,领刑一年三个月
近日,郫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这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
庭审中,郫县检方指控,2013年8月至2014 年10月,郫县安德镇“聂三耳鹅肠火锅”的老板欧修,与其儿子欧军及厨师李明在店内使用回收油炼制“老油”,然后将老油加入火锅底料中进行销售牟利。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郫县法院审理认为,欧军虽然只领取了少量报酬,但因其与火锅店老板欧修是父子关系,报酬多少不影响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主要作用,综合欧军有坦白情节和悔罪表现,法院酌情判处欧军、欧修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厨师李明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文中名字为化名)
“口水油”危害
所谓“口水油”,就是不法商贩将食客吃剩下残羹剩饭回收,撇出剩菜里的油,因为已经混入了客人的口水,故以此得名。
“口水油”是在食客用完餐以后,将剩余的油经过过滤、漂洗以后重新使用,这种油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病毒。专家表示,“‘口水油’实际上是食用油经过高温后脂肪发生裂解,然后反复的高温、反复的裂解,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致癌物质,人吃了以后或者长期接触这些物质,非常可能导致癌症。”
消费者一般可通过看、闻、尝、听、问鉴别“口水油”。
如何辨别“口水油”
一看
看透明度,纯净的植物油呈透明状,“口水油”带颜色,并有沉淀物和杂质。
二闻
在手掌上滴一两滴油,双手合拢摩擦,发热时闻其气味,有异味和臭味的很可能是“口水油”。
三尝
用筷子取一滴油,口感带酸味或有焦苦味的油,说明已发酸腐败,可能是“口水油”。
四听
取油层底部的油一两滴,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燃烧不正常且发出 “噼啪”爆炸声,表明油的含水量严重超标且质量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