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生活的裹挟下,青年人身体素质整体下滑,“瘫”、“宅”成了生活常态,运动健身却成了“奢侈品”。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83名青年进行调查,超半数青年认为自身身体素质不合格。青年人亚健康状态值得社会广泛关注。(人民网)
其实,很多青年人并非缺乏健身意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是十分浅显易懂的道理。近年来在青年人中形成的“夜跑”热潮,足以说明这一点:不是不想运动,而是不能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在高校,我们不难看到环形跑道上一波又一波的学生结伴夜跑;但清晨时的操场却是空荡荡的,不见几个人影。既然能坚持夜跑,又明知“一日之计在于晨”,为何不能将夜跑变为晨练?无非是因为早晨想“睡懒觉”,一个“懒”字就拖延了健身时间,也拖累了身体健康,亚健康的身体状态就在“明日复明日”的拖延中形成。
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确是整日窝在宿舍的:吃饭时,将饭买回宿舍吃,或干脆叫外卖;写作业时,在床铺上支起一张小桌,这张小桌既是学习桌,又是饭桌;其他时间,捧着电脑或手机打游戏或追剧,困了蒙头便睡……这是很多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体育课逃课、体育测验时找“替考”,更成为家常便饭。青年人正当好时节,本应是充满阳光朝气的年纪,却少了很多日晒雨淋,多了很多瘫软颓废。
三年前,“三走”活动曾在全国各地高校中广泛开展。“三走”意为“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是2014年年初共青团中央面向高校提出的号召,口号言简意赅,内涵鲜明深刻,正是针对青年大学生的“懒状”所开展的活动。各地高校纷纷投入到“三走”热潮中,一时间,“万米接力赛”、“趣味运动会”等体育活动在校园中相继举办,充分调动了青年学生运动兴趣,营造了良好健身氛围。这是改善青年人亚健康状态的有益尝试:既然青年人普遍缺乏自我约束力、无法合理安排运动时间,那么不如从外部着手,通过营造积极氛围来感染青年人,让青年人自愿投入到健身大军中。
但在开展活动、营造氛围之余,我们也有必要反思:一些口号和活动可能存在流于形式、落实不到位、成效无保障等问题,仍不能深入调动青年人的运动积极性。这就要求高校及社会各单位将青年健身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开展,绝不能“一分钟热情”,更不能让“全民健身”成为一句空谈。
“少年强则国强。”百年前梁启超先生的发聩之声至今仍回响在我们耳边。青年人的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的内在状态;若青年人普遍练就健康体魄,“健康中国”的建成就指日可待,“体育强国梦”也可终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