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月经 > > 保健品不是药 “补”不出健康

保健品不是药 “补”不出健康

发布:2019-05-09 06:22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x3000;#x3000;保健品不是药“补”不出健康#x3000;#x3000;市场上的保健品层出不穷,宣传更是五花八门。那么,它到底有没有用,我们该不该吃,管用的话又该怎么吃

  保健品不是药 “补”不出健康

  市场上的保健品层出不穷,宣传更是五花八门。那么,它到底有没有用,我们该不该吃,管用的话又该怎么吃呢?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源隆对于保健品的争论早已有之,作为一种独特的商品,很多人对它充分信赖,认为它是日常饮食之外的营养补充品;但也有人认为,保健品其实与一般的食品没有什么两样,其并不具备有什么神奇的功效,吃多了还有害健康。

  国内保健品质量不一,很多保健品就大打进口牌,宣传时往往会提到“风靡美国”。但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提醒,膳食补充剂在美国确实很时兴,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明令要求,在膳食补充剂的商标上,绝对不能出现任何有关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说明字样。而且,美国的膳食补充剂上市前不需要得到美国食药监局的批准,这也导致不少劣质产品在市场上流通。

  保健品是否管用有效,产地说明不了什么。那么,它到底有没有用,我们该不该吃,管用的话又该怎么吃呢?

  保健品“补”不出健康曾经,保健品被认为是老年人的消费品,而如今,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部分年轻人成为了保健品的消费主力:蔬菜水果是不怎么吃的,但是各种维生素瓶子堆满了办公桌;运动的时间是没有的,但是购买保健品却很下功夫;早睡早起是不可能的,但是功能饮料是不离手的……这种现象引发社会关注,被戏称为“朋克养生”。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会长助理、会员部主任刘辉告诉记者,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更不能替代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并有适宜人群和特殊食用条件等限制。“不良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健康伤害,不要指望靠吃保健品‘补’回来。”

  “保健品所起到的的作用是保健,并不是直接用于临床的诊疗。”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宋新告诉记者,在头痛的时候,很多人都知道要吃治疗头痛的药;机体血压水平较高的时候,则应当要结合机体实际情况,吃对症的降压药,以进一步稳住自身的病情。而保健品则不具备有这样的功效,并不能代替药来用。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千万别把保健品当成药品使用,因为其并不具有直接治病的功效。”

  按照《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第3.1条的定义:“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保健品是我国大陆地区特有的称呼,其他国家和地区更多地使用“膳食补充剂”。

  刘辉说,有质量保证的保健品对需要的人而言肯定是有益的、有帮助的,比如,小腿容易抽筋的人,很可能是缺镁,那么服用镁的补充剂是有助于缓解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夸大它的功效,保健品不能担保健康,更不要说包治百病。

  保健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功效,但是其在临床上所起到的诊疗效果其实很慢,只有坚持服用后,才可能看到效果。宋新表示,在使用保健品的时候,也应当要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确保最终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作用。

  需要明确的是,所谓的保健品和人们在平时生活中所说的保养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身体健康无疾病的时候使用,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保健品都能随便使用的,保健品也没有广告上说得那么神奇。因此,要辩证对待保健品的使用功效,不可盲目听信谣言。

  当前人们对保健品的一些误解部分原因是某些不良企业对产品的功效进行了夸大宣传。这种宣传利用消费者追求健康或罹患疾病而又不愿意去医院治疗的心理,通过销售人员的游说和一些所谓健康、保健、养生节目等对产品的功能和效果进行“忽悠”。因此,刘辉建议,在政府加强监管、重罚违规者之外,正规企业、媒体等一起强化科普是必要的,引导各类消费者包括年轻人,科学、合理地食用保健品,既避免让迷信耽误了人们的健康,也不能将所有保健品都妖魔化,一棍子打死。

  滥用保健品危害大拿保健品当药不可取,拿保健品当食品而滥用亦不可取。

  “对药物滥用,大家都很重视,因为人人知道‘是药三分毒’;可对保健品,很多人却习惯性地认为吃再多、怎么吃都不会有副作用。”中国保健协会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树侠直言,“从古到今,滥吃保健品的下场都很让人惊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张湖德也对此表达过自己的担忧,他对记者讲,有一个特别孝顺的儿子辛苦赚钱买人参送给父亲,老父亲觉得是好东西,一下子就吃了半斤,没多久,七窍流血,毙命于此。

  在临床上,滥补保健品致病也成为不少医生遇到的案例。上海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营养师陈霞飞介绍,一名50多岁的女患者,从20多岁起就长期服用某种号称关爱女性的口服液,虽然皱纹少了,更年期推后了,但却查出了卵巢癌。检测结果是:她所服用的保健品里含有雌激素,长期大量补充最终导致病变。

  对于30—50岁的女性,本身处于囊肿高发期,同时,对美的追求又让她们对抗衰老、减肥方面有强烈的需求,因此最易滥补减肥、美容、排毒等几类保健品,而这些保健品中恰恰含激素类成分最多。陈霞飞表示,有些妇科肿瘤,如宫颈癌、卵巢癌等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盲目服用会提高患病风险。

  性保健品则是男性最易滥用的。南京军区总医院男科主任医师商学军表示,他常碰到一些ED患者,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时不去医院治疗,轻信“一吃就见效”的性保健品广告,却连它们的真实成分都不清楚,最终延误到晚期,增加了治愈难度。

  对于儿童来说,很多保健品都含有雌激素,如果大量补充,会影响女孩的第二性征,最典型的就是乳房发育、月经提前;男孩则会出现骨龄发育提前,影响正常生长。此外,激素还会导致孩子胃口大增,引发肥胖问题。而大量研究表明,肥胖是一枚健康的“不定时炸弹”,可导致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

  老年人脾胃娇气,本身已有慢性病的患者,服用保健品的禁忌就更多了。张湖德指出,极少人吃补品前会征求专家意见。滥补一通后,不但没效果,还导致了上火、腹泻、胃口更差等多种问题。

  最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保健品和药品混用存在很高的风险。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早在2016年就曾发布提示,药品和保健品混用不当,不仅不利于治病,还可能带来危险。如鱼油能辅助抑制血小板聚集,利于预防和缓解心脑血管疾病。但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期间服鱼油,出血风险可能增大,而当与肝素、华法林混合使用时,会相互影响,降低效果。为防止二者相互作用,建议间隔1—2小时分开服用,或遵循医嘱适当酌减或停用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