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性 > 月经 > > 北上广有哪些“月经式”热点?(2)

北上广有哪些“月经式”热点?(2)

发布:2017-01-12 15:12 | 来源:互联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各种金句段子,不断爆火,让我们一遍遍回到过去,确认“自己曾经是谁”。 小时候刮奖刮出“谢”字还不扔,非要把谢谢惠顾刮得干干净净才舍得放手,和后来太多的事情一模一样。 从前的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

北上广有哪些“月经式”热点?


各种金句段子,不断爆火,让我们一遍遍回到过去,确认“自己曾经是谁”。

小时候刮奖刮出“谢”字还不扔,非要把谢谢惠顾刮得干干净净才舍得放手,和后来太多的事情一模一样。

从前的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还有各种爆火的事件,比如呼唤六小龄童上春晚。

“哪怕春晚六小龄童直播吃桃子,我也能嗑着瓜子,看一晚上。”

那么在营销上,如果你想刺激人参加某个活动,如何利用这种怀旧心理呢?

很简单,既然怀旧心理的重要作用是帮助人击破这种“不连续性”,让人觉得“我还是过去的我”,你就问自己两个问题就行了:

step 1. 我想让用户(也可以是粉丝、消费者)做什么?

 

step 2. 我想让他们做的这件事,和过去他在什么身份下做的什么事,是类似的?

比如你是卖培训的:

step 1. 我想让用户做什么?

想让都市繁忙不学习的白领周末花时间去学习和培训

step 2. 我想让他们做的这件事,和过去他在什么身份下做的什么事,是类似的?

高中时的学习(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

所以,某公众号可以策划这个活动:《我准备好了40张书桌,等你回到高中》

“你有多久没有连续10小时读书学习了?有人说,他这辈子智力的巅峰就是高考结束的那一刻。现在,我们策划一个活动,让你这周末回到高中……”


比如企业家俱乐部的活动:

step 1. 我想让用户做什么?

想让这些企业家参加我的“行走戈壁”活动,来吃苦。

step 2. 我想让他们做的这件事,和过去他在什么身份下做的什么事,是类似的?

这些企业家年轻时的自己(吃苦奋斗)

所以,可以这么说:

“企业家们,我们当年浴血奋战、吃尽苦头才有了今天。到现在,我们在私人会馆里喝茶,在豪华轿车里躺着,那么,让我们想起当年吃苦的企业家精神,跟我一起徒步走戈壁!”

总之,对于身份不断变化的人来说,“怀旧”是一种很容易被定期激发的“月经式”需求,一定记得好好利用:“魔兽”让已经年过30的玩家最后再战一次,爱情电影让每天物质化相亲的男女再纯粹地爱一次,六小龄童让繁忙工作的人再回到童年耍一次,那你想让你的用户做什么?


权力距离变化带来的平权运动


我国一直是一个有很高“权力距离”的国家。(权力距离 -PowerDistance:GeertHofstede提出的文化概念,指的是对社会阶层不平等的容忍度。)

过去我们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长时间接受“不同人不同地位”的观点,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老板欺压员工、父母干预子女意志、女性被歧视等。

但近些年,特别是在北上广地区,由于高等教育普及和公民意识觉醒,这种状态起到了非常大的变化,权力距离不断缩短——比如你走进任何一个互联网公司,越来越难发现上级对员工的侮辱压榨行为,不同层级之前越来越平等。

与此相关的,就是大量的“平权运动”的出现,比如员工追求自主权,子女追求追求独立人格,女权运动等。

而这些“平权运动”,也成为了长期存在、定期爆发的“月经式需求”。

比如最典型的“女性平权”(女权运动):以前女性被当做生育工具,被限制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而现在女性则逐渐觉醒,不想被当做男人的附庸,想要独立追求自己的平等价值。

几个月前,柳岩在包贝尔婚礼上被伴郎调戏,引发了大量的反感。(如果是10年前,大家的容忍程度会比现在高很多。)


2014年,某地区民政局搞妇女德育班,强调女德的关键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逆来顺受、绝不离婚”等,遭到大规模抵制。

2013年,北外女生发起“我的阴道说”的行动,强调女权,引发大规模讨论……

除了女权运动之外,还有大量的子女追求权力、员工追求权力等运动。

比如“万人抵制百合网”的行动,起因是百合网发布广告,强调子女要听妈妈的话,早点结婚。


北上广有哪些“月经式”热点?


本质是,颠覆过去“子女必须听父母的话”的理念,相当于一种平权。

父母比子女地位高、老板比员工地位高、顾客比服务员地位高、男性比女性地位高、大公司比小公司地位高等等,过去这些象征着“高权力距离”的行为,逐步在瓦解或减少,从而导致这些北上广白领们大量的参与、转发类似的平权运动。

那么营销人如何借用这个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的“热点”呢?

 

关键的方法就是:为平权行为提供合理化的理由,或者帮助用户讽刺那些倡导权力高下的行为。

 

比如SK2几个月前制作的传播广告“她最后去了相亲角”,让一堆逼子女结婚的父母,去相亲角看子女给他们留言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