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绵阳四○四医院“市级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
【导读】
对每一个家庭来说,生孩子都是天大的事。然而,从产妇被缓缓推进产房,到传来护士小姐清脆的报喜声,这边和那边,看似只有几步路,却步步惊心—— 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每分钟就有一名女性在分娩时死亡;同时,还有至少20名的女性忍受严重的与怀孕、分娩有关的并发症。数字显示,全世界每年有50多万名妇女死于怀孕与分娩的并发症,其中90%在发展中国家…… 当下,国家“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不少家庭开始谋划生二孩。然而,由于高龄产妇面临怀孕难、易流产、出生缺陷多、产科合并症、并发症增多等风险,漫漫求子路让多少人充满了惊栗。其实,只要“路”选对了,从这边到那边,幸福并不是那么远——翻开绵阳四○四医院产科2017年的抢救记录,一组数据赫然映入眼帘:全年救治高危孕产妇200余人次,救治危重新生儿560名。
因在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的出色表现,经市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全面评审,绵阳四○四医院先后被评为“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两个中心的确立,聚合起医院平台、技术、服务的独特优势,为更多的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撑起高质量的保护伞,让更多家庭“天大的事”变成幸福的事。从机制创新上保障——
“产儿联合”救治和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的设立,最大限度规避了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可能出现的险情
3月5日18时,怀孕29周的市民李女士突然宫缩发作,疼痛难忍,家属随即将她送往绵阳四○四医院急诊科。随后,转入医院产科,产科立即通知新生儿科做好抢救准备,新生儿科接到通知后,随即做好应急准备,并安排医护人员参与抢救……一连串密集的动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3时,胎儿顺利娩出,母亲安全。随即,儿科医生在对孩子进行全面检查时发现,因早产,新生儿肺部发育不成熟,出现呼吸窘迫、发绀等症状。医护人员立即展开一场紧急救治,小生命最终脱离危险,现已康复出院。 上述,只是绵阳四○四医院实施“产儿联合”救治危重孕产妇众多病例中的一例。所谓“产儿联合”救治模式,就是当每一名高危孕妇进手术室时,都会配备一位儿科医生,高危新生儿出生后,儿科医生就可以第一时间给予评估和救治。这是绵阳四○四医院在救治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中整合学科优势的一种机制创新。 医院在救治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中的另一种机制创新,是立足多学科联合作战,搭建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 对于危重孕产妇,在围产期这一分娩前后的重要时期,可能会发生大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心肌病、肺动脉高压等致命的并发症,若抢救不及时,死亡率很高。对此,该院在院前急救网络中加强了危重孕产妇急救的安全管理,专门成立了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工作领导小组、救治专家组及保障组,建立起了危重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负责对危重孕产妇的院前急救、途中转运、院内抢救。 这一专门成立的小组,涵盖了产科、妇科、新生儿科、呼吸内科、肾脏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血液内科、心脏内科、骨科、护理部等多学科的团结协作,搭建起了一条击退死神、保障生命的通道。 无论是医院门急诊直接收治的,还是从外院转至医院的危重孕产妇救治,医院都会在第一时间组织专家会诊,由“绿色通道”直接送至产科、手术室、介入室或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最直接的救治,这样一来便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为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产儿联合”救治模式和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等机制的建立,好比一个金字塔,塔尖是医院的危重孕产救治优势,塔基则是强大的综合医院医疗技术服务体系。和专科医院比较,它有强大的综合整体技术能力作支撑;和综合医院相比,它又有鲜明的特色优势学科打头阵。如此制度设计,最大可能地规避了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可能出现的所有险情,最大可能地保障了他们的安全。从医疗技术上保障——
将传统专业学科优势植入产科,造福广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
众所周知,绵阳四○四医院作为绵阳市“三甲”综合医院,拥有传染病防治等众多老牌专业学科,如何将这些传统优势植入产科,造福于广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
从医疗服务上保障——
专业医疗团队24小时精细护理,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