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黄岛区妇幼保健所依托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基础,发挥“育医结合”的优势,积极探索孕产妇系统管理新机制,初步形成一套贯穿妇女孕前到产后全过程的行之有效的孕产妇系统化管理模式。
在这一新模式中,他们主要做法:一是搞好婚前保健服务,把育龄妇女从进行婚检时就纳入系统化管理,婚检科将信息录入微机,在育龄妇女数据库中增加基本的健康信息,使该妇女成为优生优育的重点宣教对象,其属地的妇幼、计生人员就可以按照信息引导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优生优育指导。二是搞好孕期保健服务,对孕期妇女实行分级负责管理。孕妇孕24周内,由区妇幼保健所进行检查和管理;孕24周以后,就由各接产医院负责进行产前检查和指导,并发挥区、办事处、居委会三级服务网络健全的优势,定期做好检查指导,建立完善的分级转诊制。三是搞好产后服务,每个办事处设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工作站1家,妇幼医生1名,负责完成该办事处的产后访视、妇幼信息报告等妇幼工作任务。区妇幼保健所每周按产后休养地,将产后妇女详细信息送达工作站,由妇幼医生对产后7天、14天、25天的母婴进行访视,宣传产妇、婴儿保健知识,并预约42天到区妇幼保健所进行产妇和新生儿的系统查体,所增加的该育龄妇女的健康信息,均录入数据库,并随之对该育龄妇女进入计生管理程序,对新生儿的管理进入儿童系统化管理程序。
这一工作模式成功运行后,将在我省乃至全国同类行业具有创新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引导功能凸显。自婚检后,按照计生卫生管理标准,育龄妇女何时成为孕前重点服务对象、何时成为产后访视对象,都由计算机软件自动生成提示信息,各级妇幼、计生工作机构和人员只需要按照计算机的引导做好服务即可,最大限度地杜绝服务漏洞,确保对孕产妇的服务全覆盖。二是育医结合优势明显。妇幼保健工作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有着共同的服务对象,通过将他们各自的技术设备和组织网络进行优势互补,有效地提高了总体服务效能,避免了工作范围的交叉重叠现象,实现了对资源的统筹调配、合理利用。 (巩向玲薛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