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7月,初次与你相见,那时的你,名字还是“省立友谊医院”,院区不大、楼层不高、车子不多,没有繁忙的喧闹和高高在上的冷漠,在省城医院中,算是默默无闻的一个。
那时,科室工作不算忙,有时间思考吃和住的问题。大家关心早饭哪里能吃到,毕竟举目四望,北二环路边空荡荡、萧城路尘土飞扬,少了路边摊的烟火,也少了热闹的人气。住的地方,医院为新员工能提供的,只有临淮路院区的一栋三层小楼,夏天的午后暴雨如注,顶楼的房间里,竟也下起了小雨。雨过天晴,灼热的阳光透过房顶,又如暖箱一样烤人。每天上、下班,等待班车出发,人多而位子少,遇到交警,过道的同事是要蹲下来躲避的。印象最深的是盛夏暴晒后的车厢,坐在位子上,热浪滚滚,顿时汗流浃背,湿了身。
那时的我,刚刚毕业,作为一名住院医,工作局限在病房,负责管理床位和住院患者诊治,没有经验、没有人脉,不够优秀、不够淡定。生活中,一个人独来独往,心里常常思考,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就这样了吗?自己和单位一样,突破不了这隐形的天花板了吗?
不,我们的医院没有满足现状,我们的员工没有止步不前,创业创新、精医精心的理念,早已深入每个员工的内心。
医院不大,可条件最好的楼层和设施,一定是供临床科室使用。形成对比的,是机关部门和领导们,在活动板房里办公,在板房会议室参加面试的情景,历历在目,我知道、我坚信,有这样的领导班子,医院一定能够发展起来;周边服务设施不足,职工食堂设置在机关板房里,提供上门送餐服务方便医护人员,这可比现在的外卖更加体贴和温暖;医院班车数量不足、座位不够,可上车时的排队和谦让,同事间的互相照顾,远比空调更抚慰人心。新来乍到,临床经验不足,科室同事没有保守和刁难,多的是手把手的传承,多的是科室团结一心求发展。
医院节衣缩食,建设了C楼。增添了更多的办公室、值班室,以及会议室、示教室,房间宽敞明亮、医疗区和病患区划分合理,连一些老病人都啧啧称赞。呼吸内科病床从32张增加到50张,冬天繁忙的时候走廊全是人,来自巢湖、长丰、寿县,甚至阜阳、淮北的患者明显增多,科室影响力大大提高。D楼也很快投入使用,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对于员工来说,新的宿舍楼也已破土而立。内涵建设方面,医院提出了更高、更多的目标,它们既高远,又脚踏实地。三甲医院的成功创建,是全院职工多少个熬夜加班的成果;单位更名为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是上级主管部门对医院最好的认同和肯定;陆续的,是安徽省眼科医院、安徽省康复医院的筹划、建设,安徽省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安徽省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等等的设置,一个全面建设的集医疗、教学、研究、预防及职业病救治的大型综合医院,正在快速形成。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医院主动承担起定点医院重任,在省内做好疫情筛查、住院患者救治及预防工作,是省内模范单位。同时,多批次派出优秀的骨干人员支援湖北,这中间有医师、有护士,更有医疗队管理人员,他们在武汉奋斗,获得认可和好评,更真切体现出医院的担当、作为和实力。
对于我个人,一个普通一线医生,在医院发展的大潮中,逐渐成长起来。临床中,慢慢的能观察到患者的心理变化,知道如何更好的沟通病情;能体谅家属的困难和疑惑,知道换位思考问题做到更优治疗。随着经验的积累,开始担当起坐门诊、危重症救治等更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期间,有机会到上海、北京进修学习1年有余,顺利通过了中、高级职称的评审,成为住培学员总导师。这期间,科室和个人陆续得到同行认可,担任多个省级专业学会的委员、申请到科室卫健委的课题。2020年初医院委以重任,任命我为安徽省第五批援助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领队,在武汉带领100人的队伍参与方舱医院的建设、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在多个省级医疗队中脱颖而出,为安徽省赢得称赞。
这十年,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没有辜负一直关心、做好顶层设计的领导,没有辜负默默耕耘在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这十年,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这个大平台托举着我不断前进,我和医院一起,不断成长和进步。
下一个十年,我辈将继续努力,为医院发展尽心尽力。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必将成为安徽省、甚至国内一流医学中心!(呼吸一科 副主任医师 张鹏)
原标题:《我和我的医院丨我与医院十年情》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