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 > > 儿童需要医生,医院需要儿科

儿童需要医生,医院需要儿科

发布:2016-02-07 23:40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头条评论 儿童需要医生,医院需要儿科 @南方都市报:最近一段时间,医院关闭儿科的现象相继在各地出现。广东...

 儿童需要医生,医院需要儿科

 

 

 

@南方都市报:最近一段时间,医院关闭儿科的现象相继在各地出现。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上个月贴出通知,2015年12月14日开始,除了危重症的患儿之外,对儿科普通门诊、急诊暂停服务。此事曝光后没过几天,南京一家大医院也传出儿科停诊的消息,据媒体报道,该医院只有一名退休返聘的儿科医生,由于该医生生病请假,医院的儿科只能暂时关闭。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医生是一种收入不错的职业,所以当儿科医生紧缺的消息传出后,随即就在舆论中引发不小的波澜。按照惯常的思维分析,出现这种现象肯定与收入分不开,一旦收入缺乏吸引力,人才供应就会出现问题。这是一种看似很有说服力的解释,但是放在目前的新闻背景中未必能解释全部的问题。客观地说,“儿科医生紧缺”未必是一个准确的说法,它涉及两种可能,一是整体而言,人才市场中的儿科医生供不应求;二是人才的结构性紧缺,也就是医生跳槽导致儿科医生紧缺。这两种可能都与收入存在一定关联,至于各自背后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显然有所不同。

根据目前报道的信息,儿科关闭的现象大多发生在综合性医院,这些医院或者招不到儿科医生,或者医生大量流入到专业的儿科医院,而造成这种人才结构性紧缺的根源就在于,综合性医院儿科医生的收入比专业儿科医院儿科医生明显要低。据媒体报道,儿科医生的收入与其他科医生的收入一般要低30%左右,而一位儿科的科主任的收入还不及专业儿童医院的门诊主治医师,是专业儿童医院同行的1/3到1/2。低收入对应的是儿科在医院中的低地位,综合性医院不重视儿科已经成为医疗界的普遍现象。为何不重视儿科?这与目前中国医院的经营体制存在密切关系,中国医疗服务的成本大部分来自药物、一次性用品消耗以及昂贵的诊断测试,也就是民间常说的“以药养医”。儿童医疗一般慎用药物,举例来说,看一个主任儿科医师的花费只需9元挂号费,但50%的儿童都不需要开药,这就意味着儿科为医院创收所做的贡献不会太大,儿科医生收入相对低也就可以解释。

有分析提到,儿科医生荒不是只有中国才有,将儿科医生紧缺完全归结于“以药养医”模式也不够客观。儿科的特点决定了这个职业比其他医生群体的收入要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职业的收入与所承受的压力不成正比,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很多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去学儿科。要解决儿科医生的人才供应问题,必须要制定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只有宏观政策层面开了口子,才有实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