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创新药在全球来说都是一件难事。国际医药界有个通行的说法:研制一款创新药要经历“双十”:耗时10年时间,投入10亿美金。高风险、高投入、投资期长,使大部分风险投资和银行望而却步。中国制药企业也绝大多数从事仿制药,研发创新药的企业凤毛麟角。
进入医保目录对于药品打开市场至关重要,创新药同样要挤“独木桥”。恒瑞医药副总经理沈灵佳认为,目前国家对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并没有什么特殊政策。
国家医保目录自2009年调整到现在已过5年,尚未再启动调整,这期间创新药无论多好都没有机会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按照现行规定,在国家医保目录的基础上,地方医保目录有15%的调整权限,这15%调整要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研究论证。沈灵佳表示,药品纳入医保目录需要经过招投标,而每个地方的招投标时间不一致且不固定,刚上市的创新药可能错过了地方的招投标时间,即使刚好能够进入招投标,能否纳入也不一定。
“近年来,我国新药自主研发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创新药物市场投入产出回报明显偏低,究其原因,就是我国对创新药物扶持力度不够。”去年两会期间,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李振江认为,一些创新药获批以后,不能及时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临床使用制约明显,销售不能上量,很难短时间收回研发成本,大多数企业就不敢在新药研发上加大投入,极大地挫伤了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他建议,发挥国家医保政策对于药企创新的促进机制,将创新药品优先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包括李振江、丁列明、任武贤在内的多位药企老总都曾公开建议,缩短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周期,探索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创新药物进入医保目录快速通道。
李振江表示,在法国、美国、日本,新药从上市到获得最终报销许可的时间是半年到一年,德国、英国则只要 一个月,而我国没有相关的政策机制。我国创新药物的临床上市遵循国际惯例,创新药物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是有科学依据的。因此,建议已上市的创新药物,尤其是解决重大疾病或填补市场空白、价格合理的创新药物,应该优先纳入医保目录,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3年11月,美国批准了一种治疗丙型肝炎的创新药,第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00亿美元。它进入市场非常顺畅,获批后几个小时后就到了病人手里。而在中国,(创新药)第一年卖1亿人民币就谢天谢地了,反差太明显。”一位药企老总对记者说。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在发达国家,由于体制不同,支付医保费用的主要是商业保险公司而非国家的社保基金。商业保险公司会在第一时间将创新药纳入保险,同时为了降低医药费用开支,这些保险公司会和制药企业谈判,最终迫使这些创新药企业降价,以换取销售量的扩大。但是在中国,政府投资的社保基金很难实现商业公司的灵活性。
业内人士介绍,创新药之所以难以纳入医保,除了一些地方表示“要根据国家目录走”以外,担心创新药价格高、医保基金承担不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对此,丁列明认为,要算“药物经济学”的大账——创新药纳入医保,确实增加了医保开支,但治好了难治之症、挽救了患者生命,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他介绍说,2013年,凯美纳以最优性价比在谈判中胜出,被独家列入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目录,病人只需承担1万多元,即可终身用上凯美纳,这样的费用绝大多数病人都承担得起。浙江省医保对凯美纳的支出一年也就七八千万元。丁列明认为,创新药纳入医保可以从经济较发达地区做起。
截至目前,凯美纳进入全省医保目录的只有浙江省。此外,只进入了内蒙古的大病保险目录和广西的新农合目录。
我国目前并存三种基本医保制度,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由人社部主管,新农合由卫计委主管。只有少数经济发达的省份(如浙江省)和城市(如青岛市),实现了“三保合一”。此外,由基本医保报销后符合规定的高额费用,可以得到大病保险的二次报销。
7月2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指出,2015年底前,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群,大病患者看病就医负担有效减轻;到2017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与医疗救助等制度紧密衔接,共同发挥托底保障功能,有效防止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得到显著提升。
此次,山东省正在进行的药品遴选工作,正是要通过政府采购将部分医保目录外药物纳入山东省职工大病保险和居民大病保险补偿范围。
高价进口药先进了医保:有些地方一边抱怨医保基金不充裕,一边舍国产创新药而将高价进口药纳入医保
贝达药业副总裁、医保总监万江告诉记者,以他在行业内了解到的情况,山东省这次药品遴选目前入围的都是进口药,而国产创新药均没能入围。
尽管山东省这次药品遴选还未结束,最终入选名单尚未确定,但在一些地方,进口药先于国产创新药进入地方医保目录的情况,让国内药企感到不解。
“它们(指与凯美纳同类的进口靶向抗癌药)都没进国家医保目录。但很多省份,它们先进去了。它们进入中国市场早,影响力大。它们进入医保后,对我们形成一个反向的、很不利的结果。进入医保后是按照比例报销的,我们根本没办法跟它们竞争。”丁列明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人民日报》8月24日一篇题为《创新药告别审批难之后》的文章中也指出,现行医保目录内的药品都是按比例报销,这就导致原本价格差距大的同类品种自付部分相差无几,从而变相促使医生和患者选用贵药、进口药,不仅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也让国产的创新药难有用武之地。
一位国内药企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进口药进入中国市场早,建立了完善的政府事务团队,人数比较多,基本每个省份都有覆盖,随时更新信息,在目前各省份医保招标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更能第一时间得知招标信息,对整个招标流程也把握得更好。而国内的创新药生产企业不少是中小企业,各部门建制没有那么完善。
除此以外,进口药率先进入医保,还受到医保政策的影响。据万江介绍,在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由于国家给的医保政策好,报销比例高,与凯美纳同为治疗肺癌的进口靶向药——易瑞沙、特罗凯率先进入。
据介绍,阿斯利康的易瑞沙和罗氏制药的特罗凯,每月用药费用分别是人民币16500元和19800元。而凯美纳的每月用药费用只有1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