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药品 > > 访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王学海(2)

访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王学海(2)

发布:2018-05-02 06:27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王学海:公司在人才任用方面形成的文化就是,信任人才,也大胆任用人才,充分放权。我们每次拓展一个新业务的时候,往往是成立一个公司,在人财物方面都有独立的权力,放任发展。此外,我们也会给予员工一些股权激

王学海:公司在人才任用方面形成的文化就是,信任人才,也大胆任用人才,充分放权。我们每次拓展一个新业务的时候,往往是成立一个公司,在人财物方面都有独立的权力,放任发展。此外,我们也会给予员工一些股权激励,鼓励内部创业。比如,研发团队有一个好的项目,公司可以为项目投资,让研发团队长期持久地去做。在项目发展到一定阶段,也会开放吸引外部投资。随着市场竞价,研发团队手持股权也会不断升值,研发人员的获得感会更强。

在研发投入方面,我们肯定会随着公司发展而增加。无论是研发投入的绝对额还是相对比例都会不断提升。整个医药行业的形势也在转变,过去很多年注重销售。后来随着政策、市场环境的变化,会控制产品端,好产品不愁销售。原来是有好队伍,不愁产品。现在是有好产品,不愁销售,关键是产品是否有价值。

在创新体系的搭建中,首先还是要有一个方向,对国内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最新进展方面的跟进,然后提升公司在领域内的深入度组织。其次,加强与很多科研院校的合作,选择它们的早期项目来开发或早期介入;第三,与国际的一些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务拓展)授权进行商务合作。

资产加减协同

《中国经营报》:人福医药在系列资产重组中,资产的价值也在变化。比如,2006年出售杰士邦时,整体交易额是1.96亿元。2017年回购时,杰士邦的整体估值达到15.22亿元,增长近6.8倍。这对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有什么影响?

王学海:2017年收购杰士邦,虽然估值是有提升,但杰士邦的销售额、利润也翻了好几倍。人福医药在2011年用了2亿多元买进中原瑞德股权,2017年卖出时,获得了21亿元左右的投资收益。做企业,都是会有涨有跌、有进有出的。

《中国经营报》:人福医药这些年在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疗服务、大健康产业进行了医药健康产业链的拓展,对资金投入提出更高要求,公司也启用了定增、债券等资金筹措渠道,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呈现上扬的趋势。在你看来,目前的资产负债情况与公司现阶段的发展是否相适配?

王学海:开拓业务确实会占用资金,我们也在平衡。但作为上市公司,相对一般企业而言,我们在资金方面也有优势。第一,可以通过直接融资的形式补充资金;第二,银行授信贷款额以及债券信用评级也会更高,资金获得成本会比较低。

现在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公司发展几乎是匹配的。我认为,一个上市公司如果资产负债率太低,也不是好事,在某种程度是折损股东价值。因为资金成本那么低,为什么不用呢?使用资金也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当然,资产负债率太高,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也不合适。所以我们认为70%以下的资产负债率是正常的,70%以上就有问题了。但比较健康的是50%。我们现在的资产负债率就控制在50%左右。

《中国经营报》:人福医药未来还将进行哪些结构调整,以进入企业发展的下一个阶段“盛年期”?

王学海:首先,公司现在的60%至70%的业务布局是非常明朗的,包括在麻醉镇痛及两性健康领域,这是我们坚定要做的。但在其他领域,还不是完全明朗,有些可能还会退出,有些还要进一步强化。在两三年的时间内,我们要将这部分业务进一步明朗化。届时,无论是外界还是我们内部,对人福做哪些板块的哪些业务,都有更清晰的认识。在我看来,我们布局的领域不要超过5个。其次,在明确的领域内要有明确的战略,明确的架构。就比如我们的全球两性健康业务择机在香港上市,独立地发展,公司就会形成一个稳定的管理架构和内部成长动力。

深度   企业青春期的取与舍

1988年,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Ichak Adizes)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在管理学界独树一帜,他将一个企业的发展比作一个像人和生物那样的生命体,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壮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早期、官僚期、死亡十个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有各自的特征,有对应的烦恼。

2018年,成立25年的中国药企人福医药,正处于青春期与壮年期的交界。在人福医药的掌舵人王学海看来,处于青春期尾巴的公司,既面临着产业政策变化带来的机遇与利好,也急需对现有业务进行取舍平衡;既要实现内部管理的协同,也要培养创新供给的动力。

“创新供给才是对社会发展有价值的,才是企业家应该干的事情。就像乔布斯说的,他发现了消费者还没有意识到的需求。这才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和一个伟大的企业家该干的事情。”王学海表示。

不断增加的研发投入成为人福医药“创新供给”的第一步。2013年至2016年,人福医药的研发支出由2.3亿元增长至5.02亿元,研发支出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也由3.83%提升至4.07%。在王学海看来,公司的研发投入还要持续增加。增加创新投入,也成为医药行业政策改革下药企的共识。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创新药巨头2017年的研发投入均超10亿元。

对于从区域成长起来的人福医药而言,通过一系列并购重组拓展创新业务格局,打开国际市场,成为其“创新供给”的又一条路径。在仿制药领域收购美国Epic Pharma公司、在两性健康领域收购Ansell及杰士邦、在医药流通领域收购北京医疗股权,同时还有对天风证券入股、华泰保险的股权收购等金融类投资。

新业务的萌生也是企业进入“盛年期”的前奏。不过,像众多寻求多元化布局的企业一样,人福医药在扩充新产品线的过程中,资产负债率快速上升。2013年人福医药的资产负债率为47.67%,2016年资产负债率升至54.66%。

王学海认为,公司在“做细分领域的领导者”战略下,能做到领先的就抓紧机会做到领先,认为没有机会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做到领先的领域,就要坚决退出。因此,人福医药在2017年转让了从事血液制品业务的全资子公司中原瑞德80%的股权,还出售了旗下从事氨基酸业务的宜昌三峡普诺丁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王学海坦言称,在带领公司进入“盛年期”前,还要对一些细分领域业务进一步明朗化,“有些可能还会退出,有些还要进一步强化”。

取舍之间,是资产的加减腾挪,也是人福医药业务结构的精炼。什么时候选择强化,什么时候选择退出,将继续考验着王学海及其团队的经营管理智慧。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高瑜静、张辉采写

老板秘籍

1. 如何区别理解海内外不同的管理方式?

在拓展海外业务时,管理挑战是有的,但还是要本地化,尊重商业规则。比如,我们在国内会担心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风险,担心管理人员是否会通过手中的权力贪污受贿,就需要采取一些管制办法。在美国的环境中,管理人员可能会在薪资待遇方面主动提要求,在通过正当途径提高收入的同时,管理人员会完成好本职工作。当然,同样也有审计、董事会这样的监督体系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