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几年的网络上,“反转剧”这个词被越来越多地形容那些由于当事人隐瞒真相、媒体报导或采访出现疏忽、或是极少数情况下新闻工作者罔顾事实等原因,在原报道引发热烈讨论之后突然出现情节相悖的后续报道的新闻事件。“反转剧”的产生固然是新闻报道工作的一种失职,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说明了如今群众对消息的辨识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除了新闻报道领域,学术界也因知识更新而经常能够看到“反转剧”的发生。例如在去年12月16日尘埃落定的罗格列酮药物安全事件(又称“文迪雅事件”),就是医学界“反转剧”的代表。虽然鲜有患者在这次药物安全事件中真正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受到伤害,但不恰当的制裁措施为药企带来数以十亿计的经济损失,以及事件本身对药物研发造成的不利影响,还是让它成为了医学专业人士甚至是不少普通人眼中的“大新闻”。
“未来新星”陷入漩涡
在2007年以前,“文迪雅”(罗格列酮的商品名)这个名字一直被与“重磅炸弹”、“突破性新药”等光环联系在一起。这款于1999年5月在美国(2000年在欧盟和中国)上市的糖尿病药物,此前不仅被医学界视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突破”,也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从它2006年创纪录一般的32亿美元年销售额中,不难看出它有着多么广阔的应用前景。
罗格列酮这么受医患欢迎,有着自己独到的理由。
众所周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以血糖升高及相关并发症为主要表现的严重代谢疾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在发挥其降血糖和调节代谢的作用时受阻(“胰岛素抵抗”),导致倚赖于胰岛素的血糖调节功能受损,不受控制的血糖水平又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如视网膜、神经、肾脏、血管)造成直接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是寿命。
在T2DM患者中,诱发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分布失衡的脂肪。作为胰岛素的重要作用部位,脂肪组织(尤其是堆积在腹部和内脏的脂肪)既受胰岛素的调节,又会反过来干扰胰岛素调节葡萄糖转运的能力,因此脂肪组织过多会显著影响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甚至导致T2DM。罗格列酮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能够通过激活人体脂质调节的重要“信号站”——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从而帮助T2DM患者体内分布不合理的脂肪“迁移”到合理的部位,倘若患者在服药同时能够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受罗格列酮刺激而“迁移”的脂肪就会被人体消耗。从这一角度来看,说罗格列酮是治疗T2DM的“突破性新药”毫不为过。
然而正如一句流行语所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罗格列酮在上市之后并没能像研发企业葛兰素史克(GSK)所想象的那样,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翘楚。这一方面是因为罗格列酮需要配合生活习惯改变和体育锻炼,才能达到最好效果(很多患者难以做到这一点);另一方面也和罗格列酮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加重心力衰竭,罗格列酮曾因该不良反应被各国药监部门警告)密切相关。但尽管离理想有着一定差距,当时的罗格列酮,依然是治疗T2DM的“明星药物”。
2007年,罗格列酮“明星药物”的身份被一篇论文彻底打破:在这篇由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克利夫兰诊所心血管医学教授史蒂文·尼森(Steven E. Nissen)发表在顶级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文章中,罗格列酮被发现与心肌梗死(风险增加43%)和心脏病死亡风险(风险增加64%)增加显著相关。由于心肌梗死既是T2DM患者的易患疾病,又在某种程度上是T2DM发展的结果,因此一款治疗T2DM的药物被证明增加心肌梗死风险,无疑是十分要命的事。
其实早在2006年,GSK一项不甚严谨的内部研究就表明罗格列酮可以增加心肌梗死风险,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收到药企提交的数据后,认为当时说明罗格列酮与心肌梗死存在相关性的证据不足,因此选择暂时观望。但这一次,包括FDA和EMA(欧洲药品管理局)在内的药监部门可是绝对不能再观望下去了,FDA和EMA内部的相关部门在2007年秋立刻召开会议讨论罗格列酮的安全性问题,结果认为“应该对罗格列酮的相关风险进行警告,但该药对患者而言好处大于风险”。
根据上述讨论结果,FDA于2007年11月为罗格列酮制剂的药品说明书(Prescribing Information,PI)上加入了“黑框警告”(Boxed Warning,FDA对药品安全性问题的最高警告),其中载有“罗格列酮可导致心肌梗死”之类的警告字样;EMA同样对欧盟各成员国下达修改说明书的通知,内容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