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浙江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安进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贝达安进制药有限公司成立。此举意味着,已经在全球40多个国家获得批准用于治疗晚期结肠癌的抗癌药物帕妥木单抗引入中国。
2014年,德国拜耳以36亿元完成了对滇虹药业的收购,意在继续加码OTC业务。
2016年,赛诺菲和华润三九订立框架协议,共同探索中国消费者保健市场机遇。今年8月,赛诺菲健康药业战略合作中国负责人钱然婷在公开场合表示,“未来,赛诺菲与华润三九将继续在其他优势领域展开合作。”
2016年,阿斯利康向康哲药业和西藏药业出售波依定和依姆多两大品种销售权。
2016年4月,勃林格殷格翰与国药控股开展合作,国药控股分销中心将独家拥有勃林格殷格翰旗下替米沙坦家族系列产品在中国的产品推广和分销权。
今年9月,我国首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创新型生物医药公司百济神州也启动了与世界知名生物医药公司新基在肿瘤领域的全球战略性合作,百济神州全面接手新基公司在中国的商业团队,并承担起新基在华多个已获批产品的商业化责任,新基获得百济神州BGB-A317实体瘤适应症在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亚洲以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和商业化的独家授权,双方合作涉及资金13.93亿美元,创下国内药企单品种权益转让新纪录。
据彭博社报道,全球最大的仿制药制造商梯瓦(Teva)正打算与中国本土药企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广药集团)组建合资企业,并称消息来自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广药集团目前正在等待国家食药监总局批准梯瓦的一些药物。11月15日,新京报记者向广药集团发出采访提纲,求证双方合作一事,但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应。
德同资本合作人兼北京总经理许谦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药企拥有技术优势,本土企业在市场方面有优势,在产品报批等方面拥有人脉,“双方都有需求点,产品能够更快在国内落地。”虽然有不少类似的“联姻”已经“分手”,但有更多的合作还在继续。
3 国内药企海外并购数量大增
在外资药企与本土企业分分合合的同时,本土医药健康企业海外并购的消息也屡见不鲜。
今年10月,复星医药宣布完成收购印度药企GlandPharma74%股权的交割,10.91亿美元的交易额也刷新中国本土药企海外并购案价格纪录。
随后,成立于1998年,2010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的深圳市海普瑞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普瑞)宣布拟以自有资金不超过4.6亿元人民币认购加拿大药企Resverlogix Corp.(RVX)新发行不超过6041.6667万股普通股。这也是海普瑞继2015年对RVX投资后的跟进。
已经相继收购了中国香港、美国等眼科机构后,今年9月,爱尔眼科以1.52亿欧元完成收购欧洲巴伐利亚眼科股权交割,实现对巴伐利亚眼科近87%的控股,后者为欧洲最大的连锁眼科医疗上市机构,其老花眼手术欧洲市场占有率第一,近视手术在德国、西班牙市场占有率第一。
今年5月,天士力与Pharnext S.A.就开展基因网络药物研发合作签订协议,天士力向Pharnext投资2000万欧元,双方拟开展包括股权投资、临床研究等在内的多项合作。
同时,人福医药也宣布拟收购安思尔旗下包括杰士邦公司在内的全球两性健康产业业务资产。
根据易界《2017年前三季度跨境并购趋势报告》,今年前三季度医疗健康行业共发生32宗跨境并购案例,而2016年同期为21宗;金额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医疗健康跨境并购涉及金额47亿美元,2016年同期数字为37.8亿美元。
有证券股份发布行业报告称,2006年以来,我国医药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合同项目数量下降,表明单个项目规模增大。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很多医药企业都已经开展了产品的出口贸易,在此基础上开拓了国外市场并积累了对于国外市场的了解,一些医药企业开始尝试对外直接投资,以此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经营策略。
4 药企海外并购多为“借力”
借力发展是不少医药健康企业选择海外并购的动因所在。爱尔眼科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外并购的目的在于借助并购海外市场中那些居于领军地位的一流的当地眼科机构,提升爱尔眼科品牌的综合实力。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金毅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本土医药健康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力来自两方面:
一是外部市场环境。国家近来鼓励创新的政策频发,这在鼓励的同时,也“迫使”企业通过并购实现更好的发展。举例来说,一致性评价(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之后,国内不少制药企业都可能会被边缘化,“这部分企业也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另外,在政策利好的同时,作为全球第二大药物和医疗器械市场,国内医药行业的技术领先性还有待提升。
二是内部驱动因素。企业对获取海外领先技术有实际需求。“国内部分原料药企业转型制剂生产,海外并购能够快速补充其产品线。原料药生产代工、研发外包都有向中国转移的趋势,这也加速了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金毅告诉新京报记者。
天士力认为,Pharnext基于疾病大数据与专家系统的创新组合药物快速筛选技术,将有效提升天士力在组合药物的创新研发能力,丰富生物医药产品线。
“海外并购只是第一步,后续还面临管理与整合问题。”金毅认为,国内多数医药企业鲜有在海外进行实体经营的经验,并购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国内企业面临陌生的商业环境,也需要新的管理手段。这是国内企业相对欠缺的。
许谦也表示,部分企业通过并购,实现了预期目标,“但企业也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并购之后,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留住团队,毕竟国内外在市场环境、文化、管理方面存在差异,核心团队的流失可能对公司后期发展不利。其次便是对当地法律架构的了解和适应。通过整合,真正实现协同效果,这些都是可能要面临的挑战。”
(原标题:外资与本土药企分分合合为哪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