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医药行业出现一些影响较大的负面事件:12月30日食药监总局公布了重庆市全新祥盛生物制药公司生产的枸橼酸铁铵原料药金属铬超标的情况,该原料药被下游40余家企业使用,医药行业因此事引起较大震动。1月4日《新京报》连续发布文章《网络医托耗巨资竞价排名买“患者”》和《“网络医托”微信QQ招揽患者 到诊提成高至数百》报道了一些民营医疗机构恶性营销的情况,引发社会各界不满,媒体、行业人士和网民的关注重点各有侧重,医疗机构的品牌管理能力落后被认为是问题的根源之一。行业政策方面,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引起讨论。财政部长楼继伟在《求是》上发表的文章透露有可能征收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费用引起媒体关注,舆论普遍认为医保资金紧张,“开源”前应先考虑“节流”。
热点话题解读
1.医药行业再曝铬超标 原料出问题牵连多家下游企业
2015年12月30日发布通告称,经国家食药监总局调查组现场检查,查明长治市三宝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生产的复方肝浸膏片(胶囊)中检出的高含量铬来自于制剂生产所用原料药枸橼酸铁铵,所用枸橼酸铁铵为重庆市全新祥盛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铬超标事件开始发酵,元旦过后,众多下游涉事企业发布召回相关药品公告,医药行业再掀原料药质量安全风波。
产业链上游药品生产原料出现问题,牵涉下游多家企业。虽然下游企业看似“无辜躺枪”,但媒体提出质疑为何40多家企业没有一家在生产中检验出铬超标。首先,企业质量把关不严格,原料药企业和生产企业均存在“图省事儿”的质量把控态度。《中国经营报》的文章引用业内人士指出企业以某一批次的合格药品作为样本,不打批次号,专门备用于送检。而涉事的重庆全新祥盛甚至未实施GMP管理。《长江商报》指出处于中下游生产环节的药企需要在生产前后多次检测,生产企业“嫌麻烦”而省略一些环节。其次,医药企业面临业绩、环保压力较大。《长江商报》认为,此次事件反映出2015年医药行业原料药产能过剩,新《环保法》实施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给制药企业带来较大的压力。
从企业应对来看,本次涉事的多数企业均已发布召回公告,媒体暂未对药企的召回提出过多质疑,多数下游生产企业及时发布信息缓解了一定的舆情压力:4日借壳九九久的陕西必康制药公布了事件的处理情况;5日,汉森制药、北陆药业也相继发布召回相关产品的公告。而另一涉事企业金种子酒公司直到8日才发布召回公告,虽仅仅稍晚几天,但中国经济网6日刊文《铬超标原料流向上市药企 金种子酒子公司措施“迟到”》特别点名金种子酒的召回公告迟滞,导致企业后来的召回公告对缓解舆情压力的作用有所折扣。
2015年医药行业曝出多起产业链上游原料出现问题,牵连下游众多制药企业,年中发生的银杏叶提取物事件,更是牵涉将近一半的生产银杏叶提取物相关产品的企业。一系列爆发在产业链上游的负面事件,给下游“躺枪”的药企带来考验。一是考验企业信息公开的时机,在此类事件中,企业应摒弃“观望”的态度,第一时间回应并公布处理措施,勿给公众留下“迫于舆论压力”回应或是“监管部门要求”回应的印象。二是考验药企处理措施措施是否到位,流于形式的召回措施将进一步加深危机。三是考验药企后续形象修复能力,在此类事件中,药企可以通过主动议题设置,向公众解释药材原料质量控制难度大、表示未来将积极配合监管部门提升质量检验标准等,帮助公众理性认识药品生产流程,以及表明公司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2.医院斥巨资竞价排名 医疗机构营销方式争议再起
1月4日,《新京报》刊登文章《网络医托耗巨资竞价排名买“患者”》和《“网络医托”微信QQ招揽患者 到诊提成高至数百》报道了民营医疗机构通过购买关键词,在搜索引擎获取排位曝光的营销手段,以及北京两家公司员工600余人假扮成医生,通过微信、QQ、商务通等软件,为至少20家民营医院“招揽患者”的情况。医疗机构的恶性营销引起不满。
医疗机构的恶性营销在舆论场中不断升温,业内人士相继发表观点分析现象出现的原因。首先,相关监督法规不健全是导致这种现象重要原因。其中监管机构责任理不清受到媒体关注。健康界、《健康报》的文章引用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的观点指出,医疗机构的宣传由卫计委监管、网信办还是工商管理部门监管并不明确。其次,正规医疗机构信息发布渠道阻塞,病患获取正规医疗信息的渠道较少。第三,竞价排名、“医托”等形式短期内能快速给民营医疗机构带来利益,民营医疗机构过度依赖这种营销方式。
而网络舆论场中,网民普遍表示竞价排名是“业界人尽皆知的事”,相比行业人士和媒体将关注点放在民营医疗机构利用医托“欺诈”和恶性营销上,网民更倾向于将关注点放在百度上,认为百度未尽社会责任,戏称百度为“电线杆”,纵容医药小广告泛滥,并以此盈利。还有一些网民指出,民营医院也有苦衷,公立医院的客流量大,不需要营销,而民营医疗机构必须依靠营销才能生存。此外,病患/消费者也逐渐学会区分网络上的广告信息和实用医疗信息。
百度竞价排名、医托等营销手段已不是第一次引起舆论关注,其不顾人们健康、性命安全的营销手段,触动公众敏感神经,警示着医疗机构的品牌管理以及公众健康教育亟待加强。2015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兴起迎来政策宽松的环境。民营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分蛋糕”需要相关部门正确和积极的引导,保证正规的民营医疗机构能在健康的行业环境下竞争;医疗机构自身应加强品牌管理,增强特色服务、特殊领域的品牌影响力,让民众获取医院信息不仅仅通过“电线杆”上的“小广告”。
3.退休人员缴纳医保费用引争议“开源”不如先“节流”
据《第一财经日报》,财政部长楼继伟日前在《求是》上发表文章透露,正在研究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建立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医保待遇调整机制。多名专家认为,让退休人员缴纳医保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前提是保障退休人员的收入不能再降低,因此必须同步配合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现行《社会保险法》规定退休职工不缴纳医保费,如实行退休人员续缴医保,需要先修改《社会保险法》。
此文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讨论,舆论场中,对征收退休人员的医保资金的做法质疑的声音较大。媒体普遍认为虽然目前医保资金压力较大,但仍有其他做法可以尝试缓解压力。《现代金报》指出,首先医保资金紧张有可能仅仅出现在局部地区,加强全国医保资金统筹;其次应评估延迟退休对医保基金产生的效果,延迟退休政策实质上也延迟了医保缴费年限;最后医保基金套保、骗保现象突出,医药费用过高等问题突出,“开源”前应考虑“节流”。其中,缓解医保基金压力应首先考虑“节流”的呼声较大,并达成一定共识。《北京晨报》的文章也强调,解决医疗费用大幅增加问题未必非得向退休人员交纳医保,“节流”方面对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的严格监管。《京华时报》也认为如果在节流端口没有刚性改善措施,收取再多费用也不够。《北京晚报》也刊登文章指出,从公众的角度来说,个人已经尽到缴费义务,而医保基金出现缺口与政府对基金的管理能力密切相关。一些统筹地区早年基金出现结余时,没有考虑将来人口变化情况,盲目扩大报销范围导致现在资金紧张。所以,综合媒体意见来看,从政府管理医保基金方式、控制不合理医疗药品费用两方面,医保基金可以“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