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日前在由 《经济参考报》主办的“2016健康中国与中医药发展高峰论坛”上如是表示。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医改正向纵深推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强、医学目的调整、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中医药自身等都正处在能力提升关键期、健康服务拓展期、深化医改攻坚期和政策机制完善期,中医药发展也正进入新常态。”于文明表示。
于文明指出,从消费需求看,人们对中医药服务无论是量和质都产生了“井喷式”的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特征日益明显;从服务领域看,中医药服务正由主要提供医疗服务向提供融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于一体,全链条服务的方向发展;从服务供给看,中医药服务正从主要由政府举办向由政府和市场共同举办发展;从服务模式看,中医药服务正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发展;从服务产品来看,中医养生产品、小型保健理疗设备等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从国际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开发和利用中医药,对国内发展形成倒逼态势。
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郭崇慧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中医药”重构了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现代中医药全产业链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产业链纵向深化、横向扩展,中医药电商平台让产业更加扁平化,冗余环节被压缩,高附加值环节被保留;中药材价格指数大数据分析实现中药材价格的市场行情监测、整体走势、未来预测、决策支持;健康医疗大数据分析助力用消费行为挖掘、指导健康保护、监测区域病情等;中医药道地药材可追溯平台确保道地药材规模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产业化种植等。
在郭崇慧看来,这些事实证明,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以及互联网思维的引入,“互联网+智慧医疗”等概念让中医药产业发生了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传统中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也在抓紧机遇。
据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数据显示,2014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5.31亿,中药生产企业达到3813家,中药工业总产值7302亿元。有机构预测,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未来的中医药产业产值会是万亿元级别。
政策红利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但中医药全产业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想要实现中医药的复兴与发展,还需从宏观角度进行把控。
对此,于文明建议,一是以供给侧改革为切入点,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作用;二是以“疗效”为核心,不断提升中医医疗服务水平;三是以“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四是以拓宽“领域”为重点,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
此外,中国中药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正式发布了 “中药圈公共信息平台”。“聚合”是该平台最大的特点,未来,“中药圈”将发挥中国中药协会行业协会的优势,组织相关部门、企业,汇聚各个产业阶段、信息数据,解决行业信息分散化、碎片化、不系统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