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促进中医诊疗行业发展,而现在,开一家中医诊所再也不用审批了。
近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今后举办中医诊所,报所在地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即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暂行办法》将于12月1日正式实施。这也就意味着开一家中医诊所再也不用审批了。
根据《暂行办法》,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收到备案材料后,对材料齐全且符合备案要求的予以备案,并当场发放《中医诊所备案证》;材料不全或者不符合备案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五日内一次告知备案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国家逐步推进中医诊所管理信息化,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网上申请备案。办法还规定,中医诊所发布医疗广告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禁止虚假、夸大宣传。
业内人士指出,中医诊所“松绑”之后,将会对整个中医行业带来利好。
简化繁冗程序
中研普华研究员许俊龙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备案制出台,有利于专业人员跳出大体制,促进民间中医人行医,是一个促进中医人创业的政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凡能治病救人的,就是好的,不必大搞华夷之辨,自立藩篱。此次备案制无疑是尊重客观现实,对民间游医、偏方治疗、百家争鸣等在一定程度上的认同;中医的理论向来比较抽象,实际上有很多难以量化的地方,如脉象的判断,还有一些技法和经验等,其微妙之处,在书本上是学不来的,不但需要学的人要多临床实操,而且还需要老师傅手把手地教,师承模式比较适合中医的特性。
“以前的许可制并不认同师承模式,使其得不到法律保护,显得很脆弱,如今《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使得师承模式有望发扬光大。”许俊龙说道。
著名医药战略规划专家史立臣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医诊所的开办,将会带来多方面的向好发展。比如中药材市场会被放大;很多中医治疗项目也会逐渐被拾起,多年以来受西医的影响,中医诊治已逐渐被淡化;同时,中成药的销量也会随着中医诊所的开办而走高,因为原来有的中药材在医院用的比较少,大部分都是依靠药店;此外,中药的保健品销量也会上涨。
对于此次审批制改为备案制,许俊龙认为这当中更多的是简化了开办中医诊所的繁杂手续,但是对备案中医诊所的要求则更加细化、严格。并非单纯对开办中医诊所的放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法律保护重点研究室主任宋晓亭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较原来的法律规定,现在开办中医诊所确实是在程序上放宽了。《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将使得原来不能开办诊所的中医药人员有开办的可能性,社会上中医诊所的数量必将有所增加,对中医药的发展是一个利好的政策。
需要指出的是,备案制并不是没有要求,首先,不是所有的中医服务都是备案,只针对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和针灸、拔罐、推拿等非药物疗法开展诊疗服务,以及中药调剂、汤剂煎煮等中药药事服务的诊所。
第二,举办中医诊所要符合一定资质,即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三年,或者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再者,《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12条中规定的情形不能申办中医诊所,即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正在服刑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未满五年的医务人员,因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已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监管逐渐加强
虽然备案制的实行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但由于中医药属于传统医药,与人们的认识和文化背景很有关系,容易产生鱼龙混杂的现象,使得一些打着中医旗号的、不符合执业条件的人取得备案,也可能产生一些不良社会影响,这给市场监管带来一些困难和挑战。
许俊龙表示,审批放开势必意味着监管的责任更重。《暂行办法》规定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自中医诊所备案之日起30日内,对备案的中医诊所进行现场核查。这要求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及时跟进工作,主动上门提供服务。核查主要目的是核实诊所的地址、布局、诊疗范围、执业人员及设备等的真实性以及与备案事项是否一致。
与此同时,宋晓亭建议,备案制的实行必然要建立相匹配的法律法规,对备案制中医机构的行为规范、日常监管,对不良后果的认定、救济和处罚都应当予以明确。
记者采访获悉,目前,基层中医诊所主要的困惑有竞争压力过大,顾客流动频繁;养生保健机构增多,许多患者被分流;抗风险能力小,容易造成医疗事故;没有经营特色,大多都是针对低技术层面的疾病治疗,容易被模仿,顾客群也因此不稳定;诊所经营模式单一,经营手法落伍;利润增长点太少,信心缺失,维持困难;没有宣传手段,缺少推广模式;信息化管理几乎空白,很难打开经营局面等。
基于以上,许俊龙认为,在新形势下,基层中医诊所必须进行新的战略调整、营销模式和盈利模式更新,实现成功转型,方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养事业,符合国情,政府积极支持。可见基层升级经营思路,将治疗、调理、保健三大板块紧密结合,走医养结合的经营模式势在必行。医养结合养生路线可以真正地实现综合治疗,提高疗效,增加收益。
做好健康管理工作,建立健康档案,做好康复保健计划,有些诊所可以走医养结合的经营模式。诊所就是大健康服务最好的落地网点。
经营思路转变
史立臣告诉记者,当前中医诊所发展中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具体服务项目的类型,随着中医诊所条件的放宽,很多人都想开办中医诊所,但是没有能拿出手的技艺,无论是慢性病管理还是理疗项目,这就使得中医诊所经营起来比较困难。另外,中医诊所短时间内不能形成品牌,因此刚开始就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当前就存在一批发展困难的中医诊所;另外,很多中医诊所只会治病,从而缺乏营销观念,因此,无法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