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医 > > 中医药博物馆珍藏医史文物5000多件

中医药博物馆珍藏医史文物5000多件

发布:2016-10-12 15:26 | 来源:互联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馆藏龙门石刻药方记载“葱管导尿术”博物馆不仅有中药标本,还珍藏医史文物5000多件,体现了中医学的发展历程。特制药水泡标本可存二三十年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现有

博物馆内的中草药展示柜,拥有600件密封保存的药材标本。

博物馆内的中草药展示柜,拥有600件密封保存的药材标本。

密封保存的中药标本华泽兰。

密封保存的中药标本华泽兰。

  华南地区最大的中医药博物馆珍藏医史文物5000多件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坐落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的中轴线上,这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中医药博物馆,珍藏体现中医学的发展历程的医史文物5000多件。博物馆有近15米高的中药标本墙,陈列500余种岭南代表性中药,这很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中药标本墙。也正因此,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正有意申请最高中药标本墙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坐落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中医药类博物馆,2006年成立。其实,它的收藏历史更久。1956年,该校成立标本中心,药圃在建校之初就已现雏形,1996年成立医史馆。

  200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45周年校庆时,将这三个部分组合起来,命名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200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搬迁至大学城,在新校区为博物馆建造馆舍面积达1.42万平方米的新馆,并正式更名为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的正门,皆靠近外环路。从外环路向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区抬眼望去,博物馆就在学校的中轴线上,可以说这是学校最为核心的位置,图书馆和办公楼皆在博物馆的左侧,也可看出中医药博物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人心目中的地位。

  特制药水泡标本可存二三十年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现有中药标本2400种、1万多瓶(份),浸制药标本1000多瓶,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中药标本中心。目前,标本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其中就有产于云南的篮球大小的野生茯苓。

  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药标本墙。中药标本墙排列着岭南地区代表性中药标本,皆被放置在半米多高的600个玻璃瓶中。标本墙高14.8米,共分四扇,每扇长度为3.82米。这些标本嫩绿如初,浸泡在特制的药水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标本制作良好的话,可保持新鲜20~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墙高如此参观者怎么尽情观看?原来,设计者巧妙地将标本墙安排在三个不同楼层,拾阶而上,便可慢慢欣赏。

  博物馆馆长蓝韶清介绍,标本墙还会不断增加标本种类,陈列更多国内其它地区的中药品种,而不仅仅是岭南中药。博物馆方面搜索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个标本墙很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中医药标本墙,从吉尼斯相关机构反馈的消息看,他们的数据库中还没有更高的中医药标本墙,所以博物馆也正准备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馆藏龙门石刻药方

  记载“葱管导尿术”

  博物馆不仅有中药标本,还珍藏医史文物5000多件,体现了中医学的发展历程。广东中山人宋大仁先生曾收藏了不少医史文物珍品,后将所有藏品及个人创作的众多医史字画捐赠给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前身),医学史馆藏便是以此为基础慢慢发展起来。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清代十二生肖、十二时辰小药瓶,两套药瓶均有以干支计时的十二时辰和十二生肖文字及图画,既可作为识别号码方便按时辰服药,也反映当时的医学观念。如此完整的十二生肖药瓶,全国仅存三套,而馆内就有两套。

  博物馆中还藏有龙门石刻药方明代拓片,该药方刻于我国洛阳龙门石窟第十二窟,距今已1400多年。中医药博物馆内有拓于明初的拓本,文字完整清晰。龙门药方载方近200个,其中有许多独特的成就,如“疗小便不通方”,记载了葱管导尿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导尿术记载。

  馆内更为稀奇的是名医叶天士遗像。叶天士是清代温病医家,馆内收藏的遗像为其同时代的画家王晋所绘。画面中古松苍劲参天,松下叶天士一袭长袍,捻须微笑。更为有价值的是,宋大仁贱价购得此图后,装裱一新,并请16位名流题咏,装裱画周,包括刘海粟、马叙伦等。刘海粟评价此画“运线方法,坚劲挥霍,色泽奇古”。

  西药曾被误解为蛊

  随着中医药博物馆的发展,诸多与中医药有关的古药方、中医证书和告示等被该馆收藏。馆藏已可大致勾勒出晚清年间中国中医药的发展历程。

  馆内还有具有时代特色的广告。一张胡庆余堂雪记药号用来包药的纸张上面印有广告,广告词特别强调“本店拣选各省道地药材”,还有电话购货部,电话“九七三七四号(总线)”,可见当时电话已有分线,还能“本埠顾客欢迎电话接送”,这服务可谓细致到家了。

  通过另一张告示还可见西医初入中国时曾遭受的误解。这份清同治十年的告示称,法兰西国有人将蛊放在米粉内,名曰“仙粉”,再散布流言,称要遭瘟疫,只有服食仙粉才可避免。但服食后,“男则脚肿如柱,女则腹胀若孕”,法兰西人便再以治病之名索取高价。最后,告示撰写者还给出一个药方,以帮助这些受害者。告示反映出当时中国人对西医的不了解,导致西医的引进遭到阻碍。

  文/记者徐静通讯员简福爱、肖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