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施祖荣博士关于中医药复方抗癌的论文,题为《中药复方天仙液之生物活性组分互动作用对人类大肠癌细胞HT29及其肿瘤裸鼠模型的影响》发表在《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杂誌6月号,复方与大肠癌的国际研究论文现今只有十余篇,施祖荣又有研究新成果。该杂誌是世界上在使用西医补充替代疗法治疗癌症领域中较着名期刊,刊出的中医药治疗癌症相关论文,均是具有国际认可的研究水準。预示着香港作为中医药发展的后起之秀,正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仅“天仙液抗癌”的一个研究项目,迄今已在国际研究机构的国际期刊上,如《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Chinese Medicine》等发表了五篇论文。这类研究在香港回归以前很少见。
虽然,香港规划的中药港并没有如期出现,但香港中医药业发展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大影响,更得益于中药港的建设概念,提升了香港中医药研究的国际水準。尤其自1997年7月回归祖国后,香港中医药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医中药已分别在依法规管、科研教育和服务市民方面建立了坚固基础,并稳步向前发展。更重要的是,香港会肩负起桥樑的作用,推动传统中医药走向世界。
政府资料显示,2010年,每千个香港市民有1.8位西医,0.9 位註册中医,0.4 位表列中医,加起来即每一千名市民有1.3位中医师,中西医服务人口非常接近。
与此同时,公众对中医也有一定认可度。按照政府数据显示,2010年有14.6%的人会选择去看私营中医;有55%的人会去看私营西医。简单来说,每5个选择看私家医生的人(包括中西医),便有1个选择看中医,其中还不包括同时看西医及中医的人。在需要自费、没有保险及政府资助的情况下,看私营中医的人仍然与公立医院(22.4%)使用量相当,足见社会上对中医有一定的认识。
港府注重推动中医药发展
这和政府注重推动中医药发展有关。回归15年来,香港中医药发展基础亦渐趋完备。为配合政府政策促进中医药以“循证医学”为本的发展,医院管理局(医管局)自2003年起逐步在全港18区设立中医教硏中心。香港有叁所政府资助大学,包括浸大、中大和港大先后成立中医药学院,提供中医中药人才培训,加强本地对中医药的认受性,以支援香港发展成为国际中医药中心。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于1998年成立,早期开办兼读制教育为主的中医证书、文凭和学士课程,以及致力于跨学科之中医药研究﹔及后于2002年重组,在大学校内设立院址,现隶属于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其于2004年建立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研究实验室,致力于教学、临床、中医药研究发展。学院运用多学科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标準化,建立了功能齐全的实验室,承担了多项科研基金课题,与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国内外多间院校及企业合作,进行中医药对治疗疾病的研究,并发展具有质量控制的中药复方。
港大中医药学院现时主要的科研发展方向是中医防治老年相关性疾病研究,如心脑血管疾病、更年期综合症、肿瘤、精神性疾病、痛症及中药质量控制研究等,获得国家、香港特区政府及大学等多项研究资助。近年发表SCI论文超过200篇,刊载于国际性的权威杂誌﹔同时获得包括美国及中国的多项专利。如今,港大中医药学院的学术研究已经走向国际舞台。
2007年,时任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的童瑶教授在一次中医学术会议上偶然认识到中日飞达联合有限公司的陈海威总经理,谈起中药抗肿瘤药物,陈总介绍了内地已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肿瘤专家王振国医生研发的“天仙液”已有临床歷史,并在泰国、澳洲等地区註册为中药,在台湾等地区註册为保健食品。童瑶教授向《超讯》表示,抗肿瘤本来就是世界难题,中医药抗肿瘤更是依据不足,她和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的张艳波博士、施祖荣博士一起实地考察,决心成立项目组作中医药抗肿瘤的医学研究。这一决定,使到中医药复方治疗大肠癌研究成果得到补充替代疗法治疗癌症领域中着名的国际期刊认同起了重要作用。
施祖荣博士表示,课题组先测试了天仙液的样品,发现其针对大肠癌细胞的效果较佳,进而开展医学研究,至今已经8年。“经过课题组以西方生物医学研究方式的科学测试,就天仙液作为中医药的基础研究证实其有效性和作用机理,发表了5篇SCI国际论文,还有1篇已经提交,并多次参与国际会议交流。”
施博士对《超讯》表示,研究论文被这些中医药治疗癌症的着名期刊收录,证明香港中医药研究得到国际社会认同。“医学的着名权威期刊都会选择一些科学家或者专家组成编辑小组来审核我们提交的论文,他们都是行业内做了很长时间、并且发表一定数量及质量高论文的教授团队,这些杂誌的编辑小组接收了我们研究天仙液的论文,代表了同行对我们研究成果的肯定。”
童教授在谈到中医国际化时指出,作为中医的发源地,必须要按照我们的标準和思路去发展自己的医学,而国际上按照国际默认的标準和思路方法去研究评价中医药是必须遵循的,所以我们可以双轨并行。一方面按照国际公认的方法开展临床服务及科学研究,通过临床疗效,让更多人认识中医;另一方面,中国自己要争取中医药标準的话语权和主导地位,比如国际针灸治疗标準、中药品质标準、WHO疾病分类学传统医学分类标準、国际中医针灸师和中医师考试标準等,同时在中医临床研究上要创立符合中医治疗理念的如何评价临床疗效的可操作可量化标準。“关键是我们自己在中药复方研究方面要有科技创新思路,不要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跑。”童教授认为。
施博士也表示,中医目前还没有一个公式化的中医药标準模型去做临床研究,而天仙液在这样的情况自己探索其发展模式,于世界不同地区的着名大学实验室设立研究项目,并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实属不易。“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如能跟从已成功的模型去做就比较容易成功,但对天仙液来说是不容易的,因为它是第一个联合世界多所实验室去做中医药治疗癌症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并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药物字典中有记录中药复方天仙液的抗癌研究成果。”
在实验初期,考虑到中医药复方里面的有效成分比较多,并且不和西医一样做单体有效实验,课题组选择通过整体塬方来进行实验。“使用中医药复方的优势是『增效减毒』即是药效高,毒性较小或没有毒性。做好品质控制,有药理毒理内容,就可以进一步做临床试验。”施祖荣博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