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贯平:中医看诊“慢”节奏)
贯平扎根社区18年,深受患者赞誉。身体周刊记者 黄为 图
贯平
1955年11月出生,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副主任医师。2015年被评为宝山区第一届名中医称号,上海市“社区好中医”称号。
问诊“慢”正是贯平诊疗的一大特色,初次来就诊的病人她通常要看上十五至二十分钟。在贯平看来,与病人“慢慢沟通”、问诊时仔细是为了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位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的女医生,已扎根社区整整十八年,仿佛与社区居民融为一体。
身体周刊记者 罗燕倩
早上七点半,路上的行人刚刚开始多起来。如果这时你在宝山区友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宝城新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诊室,一定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她就是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贯平。
不管酷暑寒冬,她总会骑着一辆自行车提前半小时到岗,为新的一天开诊做好准备工作,往往还会提前开始门诊服务。这是她从事中医门诊工作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也是作为一个专业医务工作者的素养。
“我能为大家多做点就多做一点。”一句平实而朴素的话语,却诠释了贯平扎根在社区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这位操着浓浓北方口音、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的女医生,自1999年从一家二级医院被引进到友谊卫生服务中心后,已扎根社区整整18年,仿佛与社区居民融为一体。
“贯医生是真正的平民草根好医生,我多年的糖尿病居然也治愈了。这里的居民已经依赖惯了贯医生,离不开她了!”就诊病人刘先生发自肺腑的话语也道出了宝山区居民们的心声。在获评上海市“社区好中医”称号的感言中,贯平曾这样倾诉衷肠:“宝山接纳了我这个外乡人,我没有理由不为这片热土服务。”
问诊15-20分钟
贯平医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医学院学生,入学伊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常说:“我不敢奢望成为 苍生大医 ,但起码要做一个 良医 。”
在她3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始终践行“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贫贱富贵、善待每一位患者”的原则,用真情抚慰并化解他们对疾病的恐惧,用最佳治疗方案为他们解除痛苦赢得健康。
每天上午,贯平总会提前开始门诊服务,为了不耽误患者就诊,她始终让手机保持关闭状态,因为她绝不允许在诊疗时受到外界的干扰,虽然这都是工作中的小细节,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背后却是一颗心怀天下的拳拳医者心。
“你以前生过什么病?现在这症状持续多久了?还服用些什么药?”在宝城新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诊室,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温馨的场景,在为病人看诊时,贯平总是会花上很长时间,耐心地从侧面引导病人说出病症,详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再针对其特点,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问诊“慢”正是贯平诊疗的一大特色,初次来就诊的病人她通常要看上15-20分钟。“有时病人都嫌我问得太仔细。”在贯平看来,与病人“慢慢沟通”、问诊时仔细是为了更好的治疗效果,所以她绝不马虎。“现代社会比较浮躁,一个人认真了,反而显得和人不同。”
尽管是中医,但居民感冒了还会要求贯平开些抗生素,有时也会有患者要求额外开些药,性格认真的贯平格外谨慎,绝不随意给患者开药。
虽是拒绝了患者的要求,但贯平总会为他们娓娓道来其中缘由:“病毒引起的感冒并不需要吃抗菌素,任何药都是对人体有影响的,尤其是西药。若是把药当保健品吃,久而久之会出现抗药性,有什么大病就无药可用了。且现在中国的很多水源都测出抗菌素超标,这和医学上滥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贯平说自己是治病的,不是卖药的,所以在患者所需的药之外绝不多开一盒。认真的脾气里带着北方女子的倔强,但她坚信自己真诚待人的心会被别人感受到。
“针”到病除
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良好的医德使贯平的名声不胫而走,专程来找她诊疗的人不计其数:从甘肃来的黄先生是专门来治抑郁症的,更有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赶来的病患,他们有的多方求医苦无改善,于是舟车劳顿来到这里。
今年近70岁的潘阿姨8岁那年得了哮喘,在遇到贯平前的50年中,潘阿姨饱受哮喘折磨,每年哮喘都要发作几次,一直以来都只能通过打针、吊水、输抗菌素来治疗,发作严重时,还需要用激素治疗。从58岁那年起,潘阿姨遇到了贯平,贯平开始为其进行穴位注射,每年治疗3个月,就这么连续治疗了3年,哮喘已经10多年没再复发了。
这样的哮喘病人贯平治好了很多,她透露,有别于西医的治疗思路,中医更注重通过调整患者免疫功能,进而使得疾病痊愈。因此,对于心脏病、冠心病、胸闷、胃炎、气管炎、溃疡性结肠炎,穴位注射的效果也都非常好。
虽然早就听闻贯平医术高明的名声,但家住宝山三村的俞悦驹一直没想去麻烦这位“大忙人”,直到去年因慢性肺炎引起的头痛和右侧脸痛久治不愈,她才去求助贯平。去年过年时,俞悦驹因感冒引起了肺炎,为了能过上一个太平年,俞悦驹中药、西药双管齐下,一个多月下来虽然肺炎症状消失了,可随即出现了头痛和右侧脸痛的症状。经过多名中医医生针灸、汤药数月的治疗始终不见疗效,无奈下俞悦驹找到了贯平。
“就诊当天贯医生详细询问了我的病史,搭脉后得出结论,因为肺炎并未彻底治愈才导致如今的疼痛症状。”俞悦驹感叹,贯平仅开了4帖药,便解除了困扰自己数月的病痛。
在中药治疗之外,针灸更是贯平的拿手绝活,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患者便是冲着她的针灸术而来。76岁的张秀英老人家住宝山一村,不久前脑出血导致左侧肢体偏瘫,“当时我半身不会动,上肢肌力为零。贯医生第一次扎针后我的手马上能抬高10厘米。”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张秀英仍然激动不已,经贯平针灸治疗3次后,不仅可以下地行走,左上肢还可以上抬至腹部以上,肌力神奇般地逐渐恢复。
如今,张秀英能够独自去服务站就诊了,乍看之下走路自然,根本看不出曾发生过偏瘫。贯平坦言,中风病一定要早期介入针刺治疗,对于肢体和功能恢复有非常好的效果。若是长期压迫神经,神经损伤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绝不对患者马虎
在诊室里,不断有相熟的病人和贯平打着招呼。“这几天天冷,心脏有没有不舒服……药是不是在按时吃……”贯平对社区内病人的熟悉程度就好像每位病人都是自己的家人那样,往往无需翻看任何记录,前来就诊居民的姓名、身体状况、治疗状况大部分都装在贯平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