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中医互联网服务平台“易中医”完成了200万元天使轮融资。据统计,2014年,中药工业总产值超过7300亿元,进出口额达46.3亿美元。专家表示,在医改的大背景下,预防医学和疾病管理将迎来全新的模式,公立医院改革、医生多点执业、分级诊疗制度的逐步推行,进一步催热了社会资本办医,中医诊疗、养生领域更是备受关注,中医有望成为医疗领域资本追捧的热点。
全国中药鉴定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康廷国等专家认为,中医诊疗成本相对低廉,能有效节省国家和个人的医疗开支,建议将发展中医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完善中医付费、医生医院评价等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逐步扭转中医临床遇冷及“西医化”现象。
中医付费方面,专家建议采用“打包式”付费方式。赵峰表示,目前中医的就医付费多为按成本核算机制。中医没有大型仪器或人工关节等昂贵零件,导致诊疗成本有限、获利较低,“比如颗粒性骨折,使用中医手法整复无须开刀,花费在千元以内;使用西医疗法需要开刀住院,至少花费3万元以上,其中大部分是器械使用费和检查费”。他认为,如果可以按照合理标准对医疗项目“打包”付费,将有助于提高中医收入水平,同时也可有效抑制“大处方”“大检查”,降低整体诊疗费用。
当然,转变医生、医院评价机制,改善中医发展外部环境也是重中之重。中国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物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石岩说,“花小钱治大病”是中医一大特色,在目前的医疗实践中,不仅病患通常对中医信任度和选择度较低,中医也因不如西医赚钱导致在临床使用不断遇冷。其认为,应尽快转变当前将经济效益指标放在医生评价体系首位的做法,促使医院向追求社会效益的目标回归,同时大力改善中医发展的外部环境,积极宣传中医的治疗特色、优势和疗效,引导民众信任和选择中医。
此外,也要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学术研究。据了解,与发达国家的医学精英教育相比,我国中医准入门槛较低、院校设立过多,中医学院录取分数线比西医低很多;而医药分离的教育体制,也难以培养熟知药理、药性的中医大师。康廷国表示,中医发展重在传承与创新,核心在于学术研究与发展。相关部门宜加大科研投入力度,重视对在校学生的临床教学培养,制定政策吸引优质中医药人才深入基层,大力开展现有基层人才的培训提高工作,同时加强行业标准和监管打击力度,让中医真正可以强基层、攻精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