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规范艾滋病中医药治疗,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保护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制定了《艾滋病(成人)中医诊疗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原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5年印发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卫医发〔2005〕19号)同时废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6年4月28日
艾滋病(成人)中医诊疗方案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可控性传染性疾病,病程长、病情复杂、病位广泛、临床表现多样。根据病原学、临床表现、预后转归等特征,艾滋病归属中医“疫病”、“虚劳”等范畴,多由疫毒侵袭、耗伤正气、日久全身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受损而发病,中医临床采用病证结合治疗可以扶正祛邪、改善症状、延缓发病及减毒增效等。
本方案是中医辨证论治艾滋病(成人)的总体方案。对于艾滋病感冒、咳嗽、呕吐、泄泻、血浊、贫血、痹症、蛇串疮、皮肤瘙痒、药物性肝损伤、免疫重建不良、HIV感染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参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印发的泄泻等12个艾滋病常见病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国中医药医政医管便函〔2015〕83号)。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标准》(WS293-2008)。
(二)证候诊断
HIV侵袭人体后,正邪交争,元气渐亏,气血阴阳日损,最终脾肾阳虚、阳损及阴、阴阳离绝。证候演变多由实证向虚实夹杂证、虚证发展,其中HIV感染者以肺脾两虚证为主,AIDS患者以脾肾阳虚证为主。性传播者以肝郁气滞、阴虚内热、脾肾阳虚为主。静脉吸毒者以热毒内蕴、气虚血瘀、气阴两虚为主。有偿供血者以肺脾两虚、脾肾阳虚为主。临床常见证候如下:
1.热毒内蕴证:不规则发热,体温38℃左右,皮肤红疹或斑块或疱疹(疼痛剧烈,面积大,反复难愈),或口疮(多发、易复发、面积大,缠绵难愈),或有脓疱,或躯干四肢有疖肿,或疮疡,伴红肿热痛,或咳嗽痰黄,口苦口臭。舌质红或绛,苔黄腻,脉滑数。(静脉吸毒感染者、早期感染者较多见)
2.肝郁气滞证:胸胁胀满,善太息,情志抑郁,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咽干,全身淋巴结肿大(一般大于1cm,多发于耳前、耳后、下颌、腋下、腹股沟等处);妇女月经不调,乳房胀痛,少腹结块。舌苔薄白,脉弦。(早中期感染者、性传播感染者较多见)
3.肺脾两虚证:声低懒言,神疲乏力,久咳不止,气短而喘,咯痰清稀,面白无华,食欲不振,食少,腹胀,便溏,以慢性腹泻多见,次数多于3次/日,持续时间长,抗菌素治疗效果不明显。舌淡,苔白滑,脉弱。(采供血感染者、中晚期患者较多见)
4.气虚血瘀证:面色萎黄或黯黑,乏力、气短,躯干或四肢有固定痛处或肿块,午后或夜间发热,遇劳复发或加重,自汗,易感冒,食少便溏,或脱发。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沉涩。(静脉吸毒感染者、合并HCV感染者,中晚期患者较多见)
5.阴虚内热证:两颧发红,形体消瘦,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失眠盗汗,五心烦热,咳嗽,久嗽,乏力、气短,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少苔,脉细数。(合并结核、中晚期患者较多见)
6.气阴两虚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盗汗,动则加剧,易感冒,或伴口干舌燥,五心烦热,形体消瘦,体重减轻,或见干咳少痰。舌体瘦薄,舌质淡,苔少,脉虚细数无力。(中晚期患者较多见)
7.脾肾阳虚证: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腹中冷痛,或腹胀肠鸣,腹泻剧烈或五更泄泻,下利清谷,或小便不利,或面浮肢肿,或见小便频数,余沥不尽。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细弱。(采供血感染者、性传播感染者、晚期患者较多见)
二、治疗方案
(一)中药治疗
1.热毒内蕴证
治法:清热解毒,宣散透邪。
推荐方药:黄连解毒汤合升降散加减。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僵蚕、蝉蜕、姜黄、大黄、荆芥、防风、牛蒡子、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丹皮、桔梗、薄荷、甘草。
口疮者,加半夏、生姜、黄连、细辛等;咳痰黄稠者,加芦根、冬瓜仁、前胡、鱼腥草等;疮疡者,加土茯苓、滑石、苦参等。
推荐中成药:唐草片、牛黄解毒丸、防风通圣丸等。
推荐经验方:黄芩、穿心莲、绞股蓝、茯苓、薏苡仁、砂仁、黄芪、苍术、黑蚂蚁、灵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