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医 > > 一批中医特色技术 在社区医院“复活”

一批中医特色技术 在社区医院“复活”

发布:2016-05-11 15:14 | 来源:健康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一批中医特色技术 在社区医院“复活”

  中国江苏网5月6日讯  上楼不疼下楼疼,几个月前,市民吴先生得了一种怪病,针灸、按摩、理疗试了个遍也没用。日前,老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用小针刀轻松帮他解决了疼痛,自己只花了十几元,这让他颇为震惊。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多数社区医院在夹缝中生存,但一些中医却在这里“复活”。

  小小针刀治好大爷增生性关节炎

  吴先生今年64岁,退休后赋闲在家,每天散步逛公园,身体保养得一直不错。两个月前,吴先生发现左腿下楼有点隐隐作痛,起初他没在意,以为是带孩子劳累所致。然而,一连几天,这种疼痛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愈发加重,下楼右腿不自觉地发软。随后,他去医院就诊,接诊的骨科医生为他拍了核磁共振,诊断为增生性关节炎,给他打了封闭。“打了封闭后确实不疼了,但没两天又疼了。”由于一连打了三次封闭都解决不了问题,吴先生意识到这个方法不行。随后,他先后尝试了针灸、理疗、贴膏药等等,但都无法解除疼痛。

  半个多月前,吴先生的疼痛再次发作,他去了家门口的石门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到了中医师陈海霞。陈医生告诉老人,这种毛病是由于组织粘连造成的,早期表现为下楼疼痛,中期上下楼都疼,严重的时候走路都会疼痛。随后,医生用小针刀扎进老人膝盖弯曲处的鹅足囊,在里面前后划了几刀,并叮嘱吴先生:如果疼痛继续,一个星期后再来划一刀。上周,陈海霞接到了吴先生的电话:“陈医生你好,我的腿半个月都没疼了……”

  昨天,聊起自己的就诊经历,对于中医传统疗法,老人满是惊讶:拍片、打针、针灸等等都试了,钱花了两千多没治好,没想到一根小小的针刀竟然解决了。据吴先生介绍,算上挂号费1元,治疗费68元,自己花了70元不到,其中自付的就十几元,连称“没想到”。

  见不到的中医在这里“复活”

  石门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资源有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法跟大医院比设备、比手术,因此只能走“小而特”的特色专科路子。循着这一思路,他们相继开展了中医骨伤、蜂疗、中医痔科、中医妇科、中医杂病等治疗项目,将中医特色技艺发扬光大。

  在这里,还能见到平常见不到的中医技术,甚至失传的中医。在门诊蜂疗诊室内,治疗师骆安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只只蜜蜂,放在患者的膝关节穴位上,又从另一个患者的肩上拔下工作时间已到的蜜蜂。一两个小时下来,骆安忙得一头汗。到了中午,其他医生都下班了,蜂疗科诊疗室前还排着长队。

  在另外一个诊室,专家正在用小夹板帮助患者固定骨头。该院骨伤科主任倪净告诉记者,一个骨折,打钢板、绑石膏,可能需花一两万元,而采用中医小夹板治疗却不到2000元。记者了解到,上个世纪除了开放性骨折等必须手术外,七成的骨折采用小夹板治疗,而现在这种方法在南京的医院里已难见踪影了。

  多数社区医院在夹缝中生存

  一直以来,卫生部门都希望打造“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良性就医格局,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小医院大多门可罗雀,大医院门庭若市”。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百姓不愿意去基层,主要是担心基层医疗技术水平薄弱。

  此外,南京主城以内的社区医院,都被大医院包围。目前在空间分布上,大医院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的鼓楼、秦淮。由于医疗机构集中在主城区,就诊方便,患者首诊,即便是感冒发烧还是倾向于去大医院。为了医院发展,不少社区纷纷转型,康复和中医成了首选的特色医疗,比如老白下医院如今主打康复,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创医养结合,重点打造中医。

  2017年看病在社区首诊

  延伸

  阅读

  记者从江苏省卫生计生委了解到,江苏已出台《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下面简称《意见》),宣布到2017年基本建立基层首诊制度。届时,首诊不在社区,报销比例将会下降。

  所谓分级诊疗制度,就是要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最终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据介绍,这就意味着“大医院要瘦身,不能乱看病,专门解决疑难杂症,患者不能随便就医,一个感冒也去鼓楼医院今后将是不被允许的。”

  《意见》指出,有条件的地区可试行基本医保对象基层首诊制度,适度下调非基层首诊的报销比例。完善医保付费总额控制,江苏会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据介绍,2015年,各市选择1个城区和1个县(市)开展基层首诊试点,同时50%的省辖市基本建成妇幼健康基层首诊制度。2017年基本建立基层首诊制度。记者戚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