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医 > > 陈柏志:中医传承的践行者

陈柏志:中医传承的践行者

发布:2016-05-04 16:09 | 来源:健康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本报讯 今年66岁的的陈柏志是县中医院的一名医生,集中医、气功、针灸精华于一身的他,幼承家学,从医40余载,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退休后被县中医院返聘,继续在岗位上发挥余热。近日,记者走近这位老中医,了解他传承发扬中医的故事。 出身中医世家 1951

本报讯 今年66岁的的陈柏志是县中医院的一名医生,集中医、气功、针灸精华于一身的他,幼承家学,从医40余载,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退休后被县中医院返聘,继续在岗位上发挥余热。近日,记者走近这位老中医,了解他传承发扬中医的故事。

出身中医世家

1951年,陈柏志出生在长坑乡南斗村一个中医世家,祖父陈太延早年下南洋在印度尼西亚行医,其父陈孙丰在家乡执掌“德源诊所”,后在长坑乡联合诊所行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尤擅小儿外科,祖传丹、膏、丸、散闻名十里八乡。其兄陈茂轸在长坑中心卫生院业医,兼任县中医学会副理事长。陈柏志从小耳濡目染,在父兄的指点下,熟读《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众多中医古典名著和家传古籍。

1971年,正值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年代,陈柏志成为长坑乡玉湖村医疗站一名年轻的“赤脚医生”。“想当好‘赤脚医生’绝非易事,内、外、妇、儿、急诊须科科兼顾。”他行医认真谨慎、潜心研修现代医学知识,并对照古医书典籍,融会贯通,医学理论与医疗技术日益纯熟,求诊者日增,声名在外。1979年,他补员到祥华卫生院工作,成为一位真正的医生。

1976年,陈柏志因公出差,偶遇广西南丹大厂工人医院农作来气功医师,拜其为师。陈柏志结合大量临床资料,潜心研究医疗气功,结合中药、针灸,寻找攻克疑难杂症的钥匙。几年间,他运用医疗气功治疗疯癫病计34例,均有好转甚至痊愈;运用“丫力功”加针刺治疗中风偏瘫、小儿脑性瘫痪、腰腿酸痛等,也取得明显的效果。

1985年,因在骨伤、小儿脑瘫等疑难症的治疗方面有所突破和建树,陈柏志被破格录取到福建中医学院外科提高班进修,后又入读北京光明中医大学,圆了儿时的大学梦。

调治疑难杂症

年过花甲的陈柏志,依然在超负荷地工作着,有时候一天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尽管如此,工作之余,他还孜孜不倦地钻研如何利用传统的中医气功、针灸、中药来攻克世界疑难病--癌症。

采访中,正遇一患者的妻子来找他反映病情。她的丈夫55岁的徐某,去年被诊断为晚期直肠癌,手术后,发现肺转移。“经陈医生的中药调理,现在能出来走动,脸色红润不少,精神状态好多了。”她高兴地说。

“中医在治疗癌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疑难病方面,越来越显示出其独到之处。”陈柏志说,中医药注重整体调节,根据病期早晚和患者体质强弱进行辨症论治。有的患者经过中医药针灸,瘤体缩小了,症状改善了,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长期与癌和平共处,带瘤生存。

据介绍,2012年和2013年,陈柏志先后应邀到台湾金门县作“中医针灸抗癌”和“癌症不是绝症”学术讲座,开安溪与金门两地中医学术交流之先河。“陈医生治疗新主张,在金门民众中引起强烈反响。”金门县药用植物协会总干事施佳旺说,陈柏志医生对小儿脑瘫、癌症等疑难病症的治疗有独到之处,他能够综合癌症康复者的经验,提出适度治疗的方案,同时辅以针灸与中药长期调治,稳定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矢志传承中医术

1991年,陈柏志作为重点、特殊人才进入县中医院工作。在县中医院针灸理疗科二十多年里,临床治疗、教育科研,兢兢业业,视病人如亲人,还多次为家境困难的患者捐款捐物。

如今,针灸理疗科已成为县中医院重点科室,下属小儿脑瘫专病专科已发展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农村中医特色专病专科。“截至目前,我们已收治来自新加坡、日本、挪威等海内外的上千例脑瘫患儿,治疗有效率接近80%。”陈柏志介绍说。

“中医针灸不是小科小术,而是能治疗重病疑难杂症重要的生力军。”近几年来,陈柏志把在气功、针法、中药方面运用的经验和有效验方,结合案例,编写了《陈柏志中医临床经验集录》,并于去年6月出版,捐赠给国家图书馆收藏。

记者了解到,书中共涉及病案五十二种,既有常见病、多发病,也有疑、难、危、重、杂病。施治方法有严格的辨治可循,在操作施术的善变至巧,或药、或针、或灸、或民间手技,各司其职,林林总总可谓大观。

因家学渊源,陈柏志的三个孩子,三个哥哥及几个侄子都子承父业,从事中医。大哥陈茂轸的孙子陈小塔也学起了中医,毕业后在福州第一医院工作,成了陈家中医的第五代传人;陈小塔的妻子则在省立医院工作,他们都是“中医世家”的接班人。 (记者洪金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