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岛城“中医航母”正式起航
37家医疗机构组建市中医药发展集团 中医药“十百千万”工程将改变市民的生活
不出岛城就能请到国医大师或省级以上名中医帮忙诊脉开药;将名中医开出的电子药方发送到青岛市中医药发展集团的中药煎药中心,患者只需要在家中等待,快递人员就会把煎好的中药送上门。今年2月,青岛被评选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全国唯一入选该试验区的副省级城市。昨天,《青岛市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十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正式发布,青岛市中医药发展集团作为由37家医疗机构组成的 “中医航母”正式起航,作为我市中医药综合改革的两大重要举措,在未来几年内将改变市民的生活。
“十百千万”工程改变市民生活
市卫计委中医药处处长汪运富介绍,近年来,我市不断探索创新中医药扶持政策和服务模式,在全国率先实施中医体质辨识与指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率先实行门诊中医优势病种纳入医保统筹支付范围并按病种结算或日间病房管理,率先实施中医专家存案制度,率先实行中医医疗质量信誉等级评定制定,率先实施了全域统筹、服务规范的“送汤药上门服务”,覆盖了除海岛以外的全部辖区。今年,我市被确定为11个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个副省级城市。
“十百千万”工程是我市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又一重大举措,其目标是引进培养一流中医人才,打造一流学科,扩增服务队伍,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链条,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使我市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到2020年,引进10名国医大师、建立10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打造10条中医养生旅游示范线 (点)、打造10个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引进100位省级以上名中医、建立100个知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建立100个国医馆、打造100个中医优势病种,建立市属医院下沉区(市)医院、区(市)医院下沉镇(街道)卫生院、镇(街道)卫生院下沉村卫生室的三级中医师支援基层工作机制,选派1000名中医师下沉帮扶基层、新增1000名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培养1000名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养1000名养生保健指导医师,开展“养生保健进万家”行动,力争“十三五”末全市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提升10%。
市政府建立了中医药工作(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1+2+x”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协调联动机制,提出用5年时间,使全市100%的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做到区(市)有中医院、镇(街道)有国医馆、村有中医人,居民对中医药知识知晓率提升10%。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把我市建成国际中医健康旅游度假中心,确保我市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居国内领先水平。
37家医疗机构组建“中医航母”
在中医药服务能力上,我市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缺乏统一标准和服务模式,中医药服务的“同质化”水平不足。昨天,青岛市中医药发展集团正式成立,成员单位涵盖了三甲医院、二甲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7家医疗机构。“青岛市中医药发展集团就像是一个大‘医联体’,可以将全市的中医药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把不同等级医院的水平提升起来,为市民提供同质化的服务。”青岛市中医药发展集团理事长、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总院长刘宏介绍,青岛市中医药发展集团的成立,目的是集约资源,放大效应,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一支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航母编队”,可以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资源共享、检查结果互认和医师多点执业,规范统一服务标准,实现网络系统和数据信息共享,联合开展中医药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技协作攻关,成立中医综合诊疗中心、中药煎药中心、中药加工炮制中心、中药制剂中心,实现各成员单位的双赢、多赢、共赢发展。
引进10名国医大师收徒授业
市卫计委中医药处处长汪运富介绍,国内中医药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人才的培养与中医的传承,尤其是缺少能够用中医的思维模式和理法纲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现象施法用药的传承型和临床型人才。我市实施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十百千万”工程,就是希望能够带动中医人才的建设,不但要面向全国,全面引进外地的中医人才,也要立足青岛,用好当地的中医人才,培养一批中医思维稳固,中医信心坚定,中医临床疗效好的中医团队。
汪运富介绍,计划引进的10名国医大师中,目前已经有4人在青岛落地,我市计划明年再引进6名国医大师。我市计划引进的100个知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中,已经成立了46个,并签约到青岛海慈医疗集团青岛市中医医院和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引进的国医大师和知名中医药专家除了在签约医院坐诊外,主要是帮助签约医院进行学科建设,并在签约医院收徒授业,市卫计委对引进的中医药专家会进行动态考核,保证效果。
昨天,6位中医药专家代表50位已经引进到青岛的国医大师、知名中医药专家举行了收徒仪式。现场收徒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尹常健介绍,中医药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师承教育,中医药有独特的思想见解、学术观念和技能,学生往往不能从院校学习这些,通过师承教育“师带徒”这种形式,可以更好地把中医药的精髓传承下去,对院校教育也是有力的补充。此外,在中医药人才平台建设上,市政府已经与山东中医药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高新区设立建设用地200亩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并将尽快启动研究生院的建设招生工作。青岛大学也完成了开设中医专业的前期准备工作。
中医药“十百千万”工程
■引进10名国医大师■建立10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打造10条中医养生旅游示范线(点)■打造10个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引进100位省级以上名中医■建立100个知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建立100个国医馆■打造100个中医优势病种■选派1000名中医师下沉帮扶基层■新增1000名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培养1000名养生保健指导医师■培养1000名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养生保健进万家”行动
现状
全市中医执业医师342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