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百出的鱼眼,造型独特的南瓜、胡萝卜,口味新奇的猪肝汉堡、西红柿……近日,随着“神兽们”的陆续开学,这些名为“护眼菜”、“护眼饭”的“黑暗便当”也一并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引起了网络热议。其实,“妈妈牌护眼料理”背后正是广大父母对孩子眼健康的焦虑。
教育部数据显示,与2019年年底的普测相比,今年上半年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1.7%。而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与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联合发布的《2020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报告》显示,今年1-7月,17.7%的青少年平均每日用眼距离低于33cm的标准线,75.3%的青少年平均每日用眼时长超过2小时。同时,平均每日户外有效暴露时长均严重不足,仅为32.3分钟,尚未达到推荐值的1/3,使得孩子们近视发生发展的危险极大增加。
8岁男孩小岳便是其中之一。半年前,小岳就已经查出300多度的近视。连上几个月的网课后,他的视力状况越来越糟糕,连电脑上的网课内容都有些看不清了。到医院检查才得知,小岳近视度数又增长了——右眼近视450度,左眼近视475度。“孩子的父母都不近视,那就要考虑后天因素对他的影响。”爱尔眼科专家认为,孩子长时间宅在家里,没有户外活动,再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这些因素导致近视猛涨的可能性非常大。
专家提醒,今年由于疫情原因,青少年假期宅家时间更长,近视风险随之增加。开学前,到专业眼科医院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很有必要。如果视力良好,可以科学预防,让孩子远离近视;如果已经近视,则应该尽早干预,制定个性化的近视防控方案,针对不同的近视成因采取合适的方式矫正,才能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目前,爱尔眼科已搭建起“预防-检查-控制”三位一体的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体系。包括健康教育、用眼行为监测等预防干预手段;远视储备检查、屈光系统发育和双眼视功能检查等检查技术;以及控制视网膜周边离焦技术、改善双眼视功能异常技术和后巩膜加固术等控制方案这三个方面。而以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夹”作为关键实验设备,由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杨智宽教授团队主导,覆盖全球6大洲3大人种的近视眼大数据多中心研究项目也于2018年正式启动,有望破解人类近视发病机制这一“世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