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阿里健康发布的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2015年中期财报显示,集团主要业务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收入同比增长14.61%至2137.1万港元,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6.3%上升至22.4%。阿里健康解释称,盈利能力提升乃主要由于运营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的收入增加。除电子监管网的业务,公司的其他收入仅有991.4万港元,大多来自于利息收入。显然,阿里健康目前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药品电子监管网。
若阿里健康能继续拥有运营权,其电子监管码方面的业务将继续保持增长。因为按照CFDA下发的一号文,CFDA将继续强化电子监管码的管理作用。
然而,北京商报的一则消息则指出,1月27日,食药监总局召集了众药企召开紧急座谈会,副局长孙咸泽亲自坐镇,与企业商讨实施药品电子监管码的纠纷解决方案。在孙咸泽的总结发言中提到,会认真采纳意见,形成意见上报国务院,“会把药品电子监管码运营权从阿里健康收回”,并称下一步采取何种措施,需待收集各方意见后再对症下药。
一旦失去电子监管码运营权,阿里健康无疑面临极大的窘境。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此前曾被业内寄予期待的天猫在线医药业务曾计划并入阿里健康,但事情却出现变故。
2015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和阿里健康达成最终协议,将转让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营运权给予阿里健康,以换取阿里健康新发行的股份和可转股债券。
这无疑是阿里健康下一个有希望成为盈利点的项目。不过,此后的阿里健康又发布公告,收购天猫在线医药业务的日期将由2015年12月31日延后至2016年3月31日。
阿里健康在其官网的介绍中表示,作为在线医药服务和医药O2O的先行者,阿里健康正在打造完整的线上线下一体的医药健康服务网络。但是在其产品与服务构成的四大版块中,只有药监码(电子监管平台、数据服务平台)属于主要营收贡献者,而药品零售(药品O2O)、医疗服务(远程医疗平台、家庭医生、医疗网络、会员健康服务)、健康保险(互联网保险服务)很多都不产生营收甚至很多还属于烧钱布局阶段。
此外无法忽视的是,电子监管网的运营并非一本万利的买卖。阿里健康方面曾向媒体透露,在电子监管码方面,其实需要有很大的一笔投入,涉及人力资源、技术、设备等支出。阿里健康2014年年报显示,其用于产品开发支出为1.28亿港元,截至2015年9月31日,用于产品开发的支出为4.51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