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 履行社会责任 守护百姓健康

履行社会责任 守护百姓健康

发布:2016-02-06 06:30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原标题:履行社会责任守护百姓健康医生们在操控台前,像操作游戏手柄一样,做着前进、后退、剪、挑等动作。“达芬奇”机器人的机械臂也灵活地在患者身上做着同样

  原标题:履行社会责任 守护百姓健康

  

履行社会责任 守护百姓健康

履行社会责任 守护百姓健康

医生们在操控台前,像操作游戏手柄一样,做着前进、后退、剪、挑等动作。“达芬奇”机器人的机械臂也灵活地在患者身上做着同样的动作:切割分离组织、电凝止血、扭转、打结……

  2016年1月8日,新年伊始,西安交大一附院刚刚引进的代表国际最高科技水平的手术机器人系统“达芬奇”,为一名男性前列腺癌患者成功施行了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医院已经完成各类机器人疑难手术10例次。

  这只是西安交大一附院多年来精进诊疗技术的一个缩影。建院60多年来,西安交大一附院一直着力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居于西北地区领军地位,守护着百姓健康,铸就着“健康陕西”梦。

  完成多项创新医疗技术

  填补多项医学空白

  2016年是西安交大一附院建院60周年。作为我国首批、陕西首家“三级甲等医院”、以及全国首批“百佳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自1956年建成开诊以来,医疗技术迅猛发展,在很多领域都走在了全国前列,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国内首例腹腔妊娠的婴儿在这里出生、西北首例试管婴儿在这里诞生、西北首例间充质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非血缘联合移植手术成功完成,先心病心脏封堵手术技术全国领先。

  2011年,医院肝胆外科吕毅教授团队完成国内首例“下马式”肝移植术,2012年完成首例磁压榨术治疗胆道狭窄,分别被评为2011年度和2012年度西安市十大科技新闻之一,2013年该院“肾脏移植关键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以独立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7月,妇产科邹余粮教授团队开展的世界首例“直肠阴道瘘磁压榨闭合修补术”应用于临床并获成功。11月,先心周围血管科张玉顺教授团队完成西北首例“左心耳封堵术”,心内科孙超峰团队完成西北地区首例“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消化内科成功开展西北首例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

  2015年,该院肾移植手术超过4000例次,医院从2011年起组织实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试点工作,至2015年底,实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236余例,400余人接受了肾脏移植,200余人接受了肝脏移植,角膜移植约100人,肺移植4人,共有终末期肾病、终末期肝病、角膜白斑等500余位患者因为器官捐献而受益。

  2015年,心外科手术组开展了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搭桥,乳内动脉序贯式冠脉搭桥等多项高难度手术;开展了陕西省首例器官捐赠的肝肾联合移植手术和多例肺移植手术。

  2016年伊始,该院先心周围血管科田红燕带领的团队在静脉栓塞方面实现创新性突破,被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授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栓防治示范基地”,成为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在西部的首个示范基地。

  为发展专科特色,西安交大一附院还成立了肝胆病院、心血管病院、肾脏病院和肿瘤病院四个“学科群”,建立疾病防治的一站式服务。2015年医院设立血管外科,近年来相继成立了肝病联合门诊、脂肪肝门诊、帕金森门诊、肺动脉高压门诊等一系列专病门诊,逐步形成专病专治的学科优势。

  在不断提升医疗技术的同时,西安交大一附院还心系患者,竭尽所能提升就医环境和服务水平:为方便患者就医,最大限度地缩减了医护人员工作用房,扩大和增加门诊、住院用房,并开通了电话、网上、微信等预约挂号系统,实行无午休门诊。医院引进了“口服药单剂量摆药机”、“快速盒装发药机和智能存取药柜”、“全自动医院智能采血管理系统”等先进设施,使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系数直线上升。

  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铸造医院核心竞争力

  优秀的医疗技术人才,是决定医疗质量的关键要素。2014年5月,医院内分泌学科的带头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施秉银教授,走马上任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职位后,将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必须依靠优秀的医疗人才,精湛的医术以及超前的科学研究。”新任领导班子上任不久后,开启了新的人才战略:每年公派50名骨干医师去美国、日本以及欧洲、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进修学习。同时,引进重症医学专家唐万春教授及享誉国际的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美国华盛顿医院中心孙立担当相应学科的领军人物。医院不断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使现有的人员充分发挥作用,并与华大基因及美国优瑞生公司等学者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实验平台;由医院自己培养的泌尿外科李磊博士2015年荣获青年长江学者称号;心血管内科吴岳博士的研究论著在世界顶级期刊《Na-tureMedicine》上发表。

  积极履行社会职责

  首创分级诊疗新模式

  70岁的社区居民张大爷患有胃病,以前经常到西安交大一附院消化内科找王粉荣教授看病,但因为路远人多,每次看完病回来,张大爷都要睡好几天才能缓过劲来。但从2015年4月20日起,王粉荣教授定期来到张大爷家附近的鱼化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张大爷再也不用大老远跑到交大一附院去了。

  这是因为西安交大一附院与鱼化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医联体关系。

  2015年4月,陕西省新医改实行,分级诊疗模式推广开来。西安交大一附院发挥自身优势,与雁塔区政府积极试点成立陕西省分级诊疗工作首个推行机构“西安交大一附院雁塔区医联体”,成为优质医疗资源外延和下沉的有效举措,为陕西省新医改的落实起到了引领、探索作用。

  医联体以交大一附院为龙头,涵盖雁塔区辖区内的五二一医院、航天总医院、雁塔区中医院、祈康中医院4所二级医疗机构和鱼化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覆盖雁塔区约120万常住人口。这也是我省实施新医改,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制度后的首个推行机构。

  医联体成立后,通过建章立制与理顺管理架构规范医联体运行,统一管理与运作;交大一附院全面规划,逐步推进试点全科医师模式,开展全科医师培训与进修,在二级和三级医院建立全科医师门诊,方便转诊患者优先就诊;医院积极落实优势医疗资源下沉,组建下沉专家团队到社区坐诊巡诊,启动“社区健康大讲堂”活动,开展二级医院查房及业务指导;借助慢性病管理项目,推进医联体信息化建设;加强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密切联系与交流。“医联体+全科医生的这一全新的城市分级诊疗模式是我们结合了陕西的实际情况而探索出来的,目前在全国属于首创,已得到国家卫计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施秉银说。

  在交大一附院分级诊疗“样本”的带动下,如今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纷纷推行以医联体为主导的分级诊疗工作,使我省的医改向纵深推进,使三秦父老更快更多更好地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