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27日电(记者 廖书曼)“我们提出来,抑郁症实际上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这样一来,采取的治疗方式就有所改变,就更有针对性,能更有效的治疗抑郁症。”昨天下午,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陶然在做客中国青年网时,这样描述他的团队研究抑郁症的新进展。
早在本月11日,好莱坞男星罗宾·威廉姆斯在家中去世,初步判定为窒息性自杀。一时间,有关他因患抑郁症而自杀的猜测不胫而走。这也再次引起中国社会对抑郁症的关注。
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陶然(右)做客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炎良摄
抑郁症:不是一种“富贵病”
“现在我国的抑郁症涉及到各个人群,它不像之前所认为的是一种‘富贵病’,它实际上是各个阶层都有。抑郁症的发病大部分在青春期的中后期,集中在14岁到19岁,真正突显是在中老年时期,可能30岁到50岁才会爆发。” 陶然认为我国抑郁症的就诊率低,而且很多时候没有对症下药。
“青春期轻度抑郁症的孩子可能表现就是厌学、体力不足、精力不足和情绪化。有的孩子在行为上表现为抽烟、过度上网等之类的。我们认为,通常抑郁症的第一个表现就是连续14天以上的情绪低落。第二个表现就是丧失兴趣,可能原来有兴趣的事情也没有兴趣了。” 陶然笑说,“这可跟失恋了情绪不好不一样,失恋了可能你对工作还是有兴趣,这叫抑郁情绪,但得了抑郁症,就所有事情都丧失兴趣了。”
抑郁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在传统的抑郁症治疗中,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方式。主流的观点认为抑郁症属于功能性疾病。但陶然和他的团队6人,用6年的时间,研究了1000多个案例后得出了新的结论:抑郁症其实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陶然将抑郁症的成因归结为四个因素:“第一是遗传、性格因素;第二是过敏因素,现在我们吃的天然食品越来越少,大部分都是人工加工过的食品,含大量色素和添加剂,很多抑郁症孩子都有因食物造成胃肠道过敏的现象,如鸡蛋、牛奶和小麦蛋白等;第三是滥用抗生素,小时候一发烧,家长就爱用抗生素,引起胃肠道的菌群失调,损害小肠上皮粘膜,使得毒素容易进入血液;第四是压力因素,比如家长控制教育、过高要求和批评指责较多,学校以分数论英雄,就业困难,工作负担过重,家庭经济压力过大等,这导致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致使神经内分泌激素紊乱。” 这其中第一个因素很好的解释了抑郁症的家族性特点,而后三个因素直接导致了胃肠道不能很好吸收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致使合成神经递质的物质缺乏;同时也使得肠屏障毒素的功能降低,毒素和炎性介质进入血液。
陶然进一步解释说:“我们现在有个时髦的词叫“肠漏”,就是肠道阻断有害细菌、毒素和炎性介质的能力减弱了。前面说的后三种因素都会使胃肠道发生不同程度的糜烂和慢性炎症,产生许多漏斗状组织。这样,大便如果运行到漏斗的底部,可能很多天都不能排出,这就叫‘宿便’,会制造很多毒素。我们的肝脏对宿便这种毒素解毒能力较弱。它们长期积压,进入血液,到达大脑,就损害神经细胞,核酸代谢异常,产生大量血尿酸,长期以往将发展成痛风,到老年诱发老年痴呆。”
前沿发现:将改变抑郁症的治疗
2009年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抑郁症发病率数据表明,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9000万。同时,据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全球疾病负担调查统计,到2020年,在所有的病种中,由抑郁症造成功能残疾的患者人数将上升到第2位。如此庞大的患者人群,急切地需要有效的治疗方式。
“我们提出抑郁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采取的治疗方式就有所改变,更有针对性。不乱用抗生素,避免过敏因素,有效的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抗氧化,修复损伤的神经细胞。过去使用抗抑郁的药物来治疗抑郁症,可能当时有好转,但是治标不治本。只有从过敏、抗生素、压力这三方面来着手,才能从治本的角度来治疗抑郁症。”在采访中,陶然对这一抑郁症的新发现非常自豪,也坚信会影响未来抑郁症治疗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