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尿毒症患者只能常年透析。本报采集
近日,由市第一人民医院独立出品、市卫生系统首部自编自导自演自制的微电影《只想做一次妈妈》引起众多市民关注。这则微电影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位尿毒症患者成功做上妈妈实现夙愿的故事。这也引起了不少市民对于尿毒症的关注。在大家的印象中,尿毒症患者非常痛苦,全身毒素排不出,常年与透析、药品相伴。专家称,只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能让尿毒症这个隐形杀手无处遁形。
尿毒症患者做妈妈过程艰难
参与尿毒症妈妈治疗的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主任黄志勇表示,尿毒症患者有可能生一个健康的孩子,但这个过程的风险极大且不可预料。他表示非常佩服这位患者和片中那位富有责任感的护士,在众人的努力下,这位尿毒症患者最终做上了妈妈。
“据我所知,尿毒症患者成功当上妈妈,广东省内只有三例,惠州仅此一例。虽然案例极其少见,但这次成功带给女性尿毒症患者一个希望:不要灰心,您仍有做母亲的机会!”黄志勇说,尿毒症的治疗过程非常困难,做妈妈的过程更加艰难。因此他建议在日常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让疾病走进自己的家庭。而一旦患病也不灰心,不要存在侥幸的心理,防止疾病发展为尿毒症或者其他恶性疾病。
尿毒症是晚期肾病共有症状
据统计,我国每百万人口中,每年约有100人死于尿毒症。“尿毒症带给患者的不仅是身心的摧残,更是经济上的重负。不少患者徘徊在崩溃的边缘,有的因为经济问题看不到希望的曙光,有的等不到肾源来临就撒手人寰,而更多的是,在一周数次的血液透析中度过余生……”黄志勇介绍说,尿毒症是各种晚期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症状,当肾脏几乎完全丧失功能时,各种不适症状就会表现出来,最为直接的是排泄功能丧失,致使毒素积蓄在体内而起毒性作用。
据了解,引发尿毒症的疾病很多,常见的包括慢性肾脏感染性疾患、先天性肾脏疾患、慢性尿路梗阻等,如果得不到积极有效治疗,均可能导致尿毒症。另外,其他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肾炎、糖尿病、痛风等,也有引发尿毒症的风险。
有恶心、呕吐、疲乏现象时要格外重视
从事律师工作的市民李女士,近半年都自觉疲乏无力,自认为夜里带小孩太累了,一直没有就医检查,今年8月单位组织体检,医生发现其血肌酐大于1000umol/l,经进一步检查后最终确诊为尿毒症。无独有偶,家住东平的市民孙先生,平日喜欢游泳,一次游泳后,他突然感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来到医院检查后,也被确诊断为尿毒症。
“尿毒症临床症状很不典型,它像个隐形杀手一样,总是毫无声息地来到我们身边。”黄志勇表示,其实尿毒症有一个慢性发展的过程。很多患者刚开始仅仅是恶心、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很多人认为可能是工作太累了,没有重视,但往往是初期症状得不到重视,等病情持续恶化、症状加重后再来检查,可能就发展到尿毒症阶段了。还有的患者在发病初期找措了科室,如仅仅根据病情表象去看消化科,导致病情延误。
尿检可发现早期肾病及时治疗
那如何早期发现肾脏疾病呢?“原发性肾病,一个简单的尿检就可完成。”黄志勇说,尿检是各种疾病非常重要且廉价的一项检查。尿检是通过分析尿液的变化,可以发现肾脏病理改变,从而早期发现肾脏疾病。患者在得到及时治疗后,可避免短期内进展至尿毒症。黄志勇建议,在日常的体检中,一定要重视尿常规检查。如果发现身体有任何不适,除了及时到医院检查,更要注重尿检这一项目。因为只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能让尿毒症这个隐形杀手无处遁形。本报记者田东梅
[责任编辑:yf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