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 > > APP上问医遇索礼,这“

APP上问医遇索礼,这“

发布:2016-03-19 16:08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APP上问医遇索礼,这“

  患者质疑 “好大夫在线” 索要5到100元虚拟礼物是变相收红包

去医院就诊,医生让患者扫自己的“好大夫在线”APP平台二维码加微信号,声称便于患者与医生进行实时咨询服务,岂料遭遇APP平台索要“心意礼物”。近日,多名读者向本报反映,自己在微信、“好大夫”APP等“网络问诊”时接连遭遇“变相索要红包”“患者隐私难以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去医院就诊,医生让患者扫自己的“好大夫在线”APP平台二维码加微信号,声称便于患者与医生进行实时咨询服务,岂料遭遇APP平台索要“心意礼物”。近日,多名读者向本报反映,自己在微信、“好大夫”APP等“网络问诊”时接连遭遇“变相索要红包”“患者隐私难以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文/齐鲁晚报记者张晓鹏截图/本报记者张晓鹏

  A看完大夫医生让扫码加关注

  近日,市民赵女士来到青岛市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内科门诊给孩子看胃病。当医生检查完孩子症状之后,递给她一个小纸条,让她扫描上方的二维码,“医生说这是他的‘好大夫在线’微信认证号,扫码加关注后可实时咨询,及时帮助孩子有效治疗。”

  赵女士说,当时自己特别感动,为自己遇到了一个贴心的医生而高兴,便主动扫码。回家后赵女士按医嘱给儿子服药,观察了一段时间并无异常反应,便从微信上找到了给自己孩子诊治的医生,告诉医生自己孩子服药后一切正常,并感谢该医生的细心照顾。

  殊不知,寒暄了两三句后,赵女士发现,在自己与医生的对话框内竟然弹出了一句“试试‘送心意礼物’,感谢大夫的真诚帮助”的链接。“点开链接后我挺惊讶的,页面详细显示了给我孩子看病医生的姓名、职务、单位名称,还分别提示需要支付‘5元、10元、30元、100元’不同价位购买的鲜花、礼盒等虚拟心意礼物。”赵女士说,当时自己特别尴尬,尤其是看到了医生头像下方显示的“您是第121个感谢该大夫的人”时,简直纠结得不行了。“这简直就是变相索要红包嘛!”赵女士的婆婆感慨。

APP上问医遇索礼,这“病”得治


  B前三次免费再问就得付费

  “购买‘心意礼物’送给医生未尝不可。从网上与病人交流并解答病情,医生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但买什么价位的礼物让自己特别难堪。”赵女士说,在跟婆婆商量了一番后,当晚她花费10元钱为医生购买了一款“暖暖心意”的鲜花礼物送给该医生,医生还回复了“谢谢”。“链接并不是要强制赠送‘心意礼物’,只是碍于人情,想着以后还要麻烦该医生给自己孩子看病,不送确实不大好意思。”赵女士说。登录“好大夫在线”官方网站,上面明确标明:咨询者在线支付费用为医生购买的鲜花、礼盒等虚拟“心意礼物”,“好大夫在线”APP将扣除少量运营成本后,剩余的全部打入该医生的专用账户。

  另外,记者下载登录“好大夫在线”APP后,发现咨询者不能无限制免费跟医生咨询。每位咨询者只可免费询问三次,如果需要继续让医生指导,就需要自己花费30元另外购买3次指导机会。同时,也可以付费120元、80元、60元分别购买15分钟、10分钟、5分钟的电话咨询服务。“医生和公司关于电话和网络咨询方面的收益,一般采取一定的分配方案。”一位从事健康行业十多年的企业高管介绍,像“好大夫在线”送医生虚拟“心意礼物”的行为都是如出一辙。“平台是最大的受益者,登录‘好大夫在线’APP,可以看到有成千上万名医生在此注册。每位患者赠送给医生的虚拟礼物,平台都会抽取部分佣金,这是笔不小的数字。”

  C“心意礼物”成现金这有点儿变味

  无独有偶,市民李女士在青岛市另外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就诊时,遭遇了同样的尴尬。

  “医生注册‘好大夫在线’APP在线给患者提供服务,收取‘心意礼物’纯属个人行为,大多医生都是奔着给更多的患者提供服务的初衷出发。至于医生是否更关心收到‘心意礼物’,只有自己知情。”青岛市一家三级甲等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网上、APP注册成为“好大夫”的门槛并不高。

  “医生只需要登录好大夫平台,提供医师资格证、输入医院名称、科室,就可注册‘好大夫’。”该负责人说,APP并没有提供任何把关,任何一个医生想注册都可以。全国有很多医院的医生都在上面注册,水平参差不齐,只要回答的问题较为恰当,都能在线上跟患者交流。“如果医生在知情的情况下还收取患者的‘心意礼物’,不管金额大小,医院必须斩断这种行为。”

  “很多医生都知道患者送医生‘心意礼物’这回事,碍于顾虑,很多医生拒绝在‘好大夫在线’APP上注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告诉记者,大多医生不认同这种收取患者“心意礼物”的行为。“不管金额大小,虚拟礼物一旦转换成现金就有点儿变味。”该医生说。

  记者调查了解到,除上述两家医院外,岛城还有多家医院存在这种现象。同时,像北京协和医院、北京301医院等全国知名的医院,也存在患者送医生虚拟礼物的现象

  D医院见好多默许APP在打擦边球

  “平台的目的只是想给患者提供线上咨询、让患者与医生交流病情,不提供问诊方式。”“好大夫在线”客服的一名接线员介绍,医生在台上提供的是咨询、建议、非诊疗服务,不允许给出确定性的诊断或治疗方案,如医生处方。

  但患者上传病历、门诊信息以及各种医学影像,是否就是在向医生问诊?对此,“好大夫在线”APP市场部工作人员郝女士介绍,平台首页中明确提示:“‘好大夫在线’是医患沟通平台,医生基于患者自述病情所发表的言论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直接依据。”“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

  “网上医学诊断治疗是不允许的,只能做健康方面的咨询。”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执业医师法的规定,医师在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之前,必须要亲自诊察和调查,没有经过医师的亲自诊察不能作出处理决定。这从法律上禁止了现有的“网络问诊”行为。

  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家卫计委的规定,医务人员向本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应当经其执业注册的医疗机构同意。

  如今在网络平台注册的医生是否经过了所在单位的同意呢?“没专门去单位相关部门请示,但单位其实也知道,应该是持默许的态度。”一位在“好大夫在线”注册的大夫透露,APP平台避谈问诊只提咨询,其实就是在打法律“擦边球”。注册后医生受患者关注,给自己带来名气和额外收入以外,也能吸引病号到医院。所以大多医院对医生在“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移动健康APP等免费咨询平台上注册的行为,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个人认为,就算是网络技术再发达,也无法取代面诊。”一位从事医学行业30多年的资深医生告诉记者,以影像传输为例,翻拍也有可能出现色差。视频检查则缺少医生实际的触感,也可能看不出问题。

  管控远程医疗

  政策松弛需有度

  去年,国家决定在宁夏、云南等五省区进行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内容中就包括,研究制定远程医疗相关操作规范、责任分担办法等。“从卫计委的定义看,远程医疗定义很明确,包括两种,一种是医疗机构之间会诊,一种是医疗机构直接针对患者。”“丁香园”网站副主编夏志敏曾表示,但无论是哪种,主体都是医疗机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信息安全。


  至于互联网医疗是否应在此约束之列,却存在不同看法。“这个跟我们没什么关系,应该是个误读。”不少互联网医疗业内人士认为,远程医疗新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医院间医疗行为,与互联网医疗尚无直接关系。

  夏志敏认为,依托通信、互联网等远程医疗无法解决医疗的核心问题。“无论是远程问诊,还是互联网医疗,解决的仍是医疗的边缘问题,因为患者最终还是要到医院就诊。”“政策太死,会让我国的远程医疗落后,而如果太松,安全性则无从保障,需要把握好这个度。”在移动健康APP上注册的医生王强(化名)表示,无论是允许网上问诊也好,还是只允许健康咨询,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新兴互联网医疗的健康发展。本报记者李钢

net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