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 董子畅)首届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健表示,本次大会宣布成立的“心力衰竭国际学院”,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临床医生教育项目,进一步建立健全心衰系统化培训体系和机制,保持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的同步性,进一步提高中国临床医生心衰规范化防治水平,从而改善中国心衰整体防治局面。
原标题:首届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召开 宣布成立心衰国际学院
中新网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 董子畅)首届中国国际心力衰竭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健表示,本次大会宣布成立的“心力衰竭国际学院”,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临床医生教育项目,进一步建立健全心衰系统化培训体系和机制,保持国内外最新学术信息的同步性,进一步提高中国临床医生心衰规范化防治水平,从而改善中国心衰整体防治局面。
“近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心力衰竭在诊断、治疗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由于心力衰竭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高,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和社会重大问题,也是当前心血管领域的热点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张健表示,本次会议为国内外心力衰竭领域同仁搭建了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通过与国际国内的专家充分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心衰事业的进步。
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黄峻指出,中国心衰患者的最重要基础病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肌病。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高血压、冠心病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寿命的延长,心衰的发病在中国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心衰引起的疾病负担也将越来越重,虽然住院心衰患者的院内病死率显著下降,但心衰作为一种反复循环入院的疾病,出院后的长期预后仍很差。因此加强心力衰竭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是心力衰竭专委会的重要职责和义务。
“据统计,全球每1000人中就有9名心衰患者,5年死亡率高达50%,心衰死亡率与恶性肿瘤相仿。“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宇辉表示,长期以来,心衰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患者自行前往医院寻求诊断和治疗,致使大部分患者都未得到及时的诊断,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临床亟需更好的医疗手段帮助医生在心衰早期、甚至没有任何明显的临床表现时,实现心衰患者尽早诊断,提高患者生存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