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 > > 寒中带湿 早春防病

寒中带湿 早春防病

发布:2016-03-06 15:05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核心提示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节过后,我市天气时而温湿雾重,时而寒意逼人,正值“乍暖还寒,最难将息”之时,很多人因受冷受湿而得

核心提示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节过后,我市天气时而温湿雾重,时而寒意逼人,正值“乍暖还寒,最难将息”之时,很多人因受冷受湿而得病。早春时节应做好保暖,谨防“湿寒”入侵。

□本报记者张沼婢实习生李闽丽

乍暖还寒春季防感冒应多捂

在暖和的环境里,人的毛孔是张开的,突然接触冷空气,抵抗力强的人毛孔会马上收缩,挡避风寒,而抵抗力差的人一般做不到这一点。起夜着了凉、外出受了寒,这类情况都会让身体在忽冷忽热中受了寒邪或风邪的侵袭造成感冒。预防感冒,“春捂”很重要。

中医主治医师张新说,有不少人春天不喜欢盖厚被子睡觉,甚至还有大开窗户睡觉的。殊不知,人在睡眠状态下肌体的抵抗力最差,一些春季常见病也正是此时得上的。如果夜晚大开窗户睡觉,吹到寒风很容易诱发关节炎、腰腿痛等毛病,落下病根,日后难以治疗。因此,按中医理论“春捂秋冻”,春季还应多捂些。

“春捂秋冻”中的“春捂”也是有讲究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捂好腿和脚。很多人习惯减衣时先减去几条裤子,其实,人体下半身的血液循环较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受寒后伤肺,容易引起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因此要特别注意,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中老年人和儿童。市民要保持每天查看天气预报的习惯,保持室内空气通风,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

呼吸道易感染应适当多喝水

最近气温变化较大,虽然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

要想预防这类疾病,注意保暖是关键,中医讲“肺主皮毛”,虽然现在已进入春季,但气候多变,早晚温差也很大,如果骤然减去太多衣物,皮毛不固,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所以一定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

春季气候干燥,市民应适当多喝水,让气道黏膜保持湿润,以有效抵御病毒细菌的入侵。同时,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调节情志也是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很重要的因素。对于已确定过敏原的哮喘患者,出门要戴口罩,并随身携带速效支气管舒张剂,以备随时急用。

关节炎多发多做一些慢运动

中医认为,风、寒、湿邪都是关节炎发病的常见诱因,在早春季节,早晚气温较低,空气潮湿,湿邪粘腻重浊,易损伤关节,使得一些老年人关节酸胀疼痛的症状加重。

泉州市中医院骨伤科主任苏再发说,骨关节病患者,在天气寒冷、潮湿时要适当做好预防保暖措施,不要因为天气暖和就减少了衣物,因为春季早晚天气寒冷,中午温度却有大幅上升,这样一冷一热的环境会造成肌肉收缩、不平衡,很容易出现关节疼痛;还要积极保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正确适当地锻炼,可预防、延缓和减慢骨关节炎的进程,特别是在暖和的阳光下锻炼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关节运动的适应性。慢运动更适合于骨关节炎患者,像游泳、散步、太极等运动,对骨关节病人来说都是春季不错的运动方式。

骨关节病人在发病时宜尽量休息,同时配合正确的临床治疗,逐步恢复正常的关节功能。一些良好的习惯也有利于保护关节,比如带护膝、护腕、护腰等,久坐站起时借助支撑物,活动时借助拐杖等,都对骨关节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春困来袭早睡早起精神好

春天风和日丽,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可是,人在感到舒服爽快的同时,却又会产生困倦和思睡,这些现象中医叫做“春困”。中医专家认为,春季脾胃气虚,易致湿困,再加上春雨绵绵,外界湿邪困阻脾胃,容易引起人体血气运行不畅,经脉不通,出现疲乏、嗜睡的症状。

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中医主任医师张振辉说,中医古典医籍《黄帝内经》中早就提出“起居有常”的养生原则,认为起卧有常,能调养神气,使人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起卧无常,日久必致神气受伤,精神萎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出现头痛、感冒、失眠等现象,并导致早衰而缩短寿命。为了适应这种生理变化,人们应该早起,在庭院中舒展形体,或外出漫步游览,让身体沐浴在春光之中,呼吸新鲜空气,以顺应阳气生发的自然规律,便能够有效地克服春天的困乏,让机体充满生命的活力。

从养生的角度讲,补充蛋白质可以预防春困。春困与蛋白质缺少、体内环境偏酸和维生素摄入不足有关。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进食鱼类、鸡蛋、鸡肉、猪肝、牛奶、花生、豆制品等,可以防止春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