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2016慢病互联网+”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医促会糖尿病教育管理分会主办,“动脉网”协办,糖医生、橙医生、医瘤助手承办。论坛汇集学会、基层医院、专家、移动医疗、药企、保险公司、资本方等各路精英,共话“慢病互联网+”。 在各路精英实现智慧碰撞的同时,会议聚焦慢病管理数据连接与整合、互联网慢病产业链生态构建和模式探讨、分级整疗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剖析。
中国医促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会长张立新: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慢病管理
论坛以中国医促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会长张立新的讲话开场,张立新呼吁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慢病管理,也提出了慢病管理进入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胡大一:如何通过社会合力降低心血管的发病率
胡大一指出,慢性病是生活方式病,而健康教育与患者的行动存在严重的裂痕。目前的医疗机构是被动式、碎片化“断裂”的医疗服务体系,就这好像“只卖汽车,不办4S店”,前缺防后缺管,而一体化的健康服务体系就是这个“4S店”。并提出了这一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新理念新实践,需要“三股活水”:民营资本投入拥抱健康服务、医生多点执业和自由执业、互联网+医疗/健康。
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顾雪非:社会医疗保险、公共卫生与慢病管理
顾雪非表示,当前的医保理念亟需转变,首先是医疗保险要向健康保障转变;健康的责任以医生为主体要向医患互动转变;以病症治疗为主向病症与病因并举转变。对于慢病防控而言我国的医保制度还存在不足,顾雪非认为,未来医保与移动互联网与慢病管理,三者会形成一个融合,建立更加科学的支付制度,重构更加合理、高效的诊疗体系。
《中国县域卫生》杂志副总编辑王艳萍:基层医疗系统现状及症结所在
基层是医改的重点,是慢病管理的主战场。基层医疗市场蓬勃发展是大势所趋,而且目前一些县级医院的数量床位及门诊住院人次的增幅速度均远高于城市医院。然而县级医院的发展存在着一些痛点,如人才留不住、流失多;技术提升动力缺乏;管理限制多;患者对县医院信心不足等,所以县域医疗目前的挑战很大。而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远程医疗以及商业保险、社会资本和第三方健康管理平台,如糖医生的探索将有助于基层慢病管理人才队伍的培训与团队建设,有助于“上下转诊”,并最终提高基层慢病管理质量和水平。
复星医药投资总部副总经理许谦:慢病市场的投资机遇,互联网时代的医疗投资
许谦表示,互联网医疗同时具有互联网和医疗的特点。互联网传播信息和数据,医疗进行救治。互联网医疗在慢病管理中的作用包括远程诊疗,特别是复诊;促进分级诊疗;可穿戴设备的监测;电子处方与医药电商;在线支付与第三方支付平台……许谦举了一些与复星资源结合的企业,讲述了复星在互联网时代的医疗投资的理念。
珍立拍董事长Dr.2:慢病市场的互联网机遇到底在哪里
Dr.2认为慢病市场广阔,而互联网慢病市场包括互联网医疗服务商、线下医疗服务商、第三方体检提供商、智能硬件生产商、医药器械生产商、家居产品生产商。目前互联网慢病市场参与者众多,主要以移动医疗服务商为主。而慢病产品要形成一个单独的生态,在这个生态中为慢病患者谋福利,逐渐形成另一个维度去与各行业纵横交互。
天津天士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小凌:开放融合 构建医患生态圈
温小凌认为慢病服务成为健康产业的焦点。慢病服务的痛点是工业有资源缺平台、医生;社区有专业没动力;平台有技术缺资源;药店有患者缺资源,而患者的需求究竟是什么才是慢病服务的需求。
他表示要构建健康服务的医患生态圈很重要,而这个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关键点,并找到一个平衡,才能做下去。
健安华夏医随访创始人杨枫:十年后的慢病管理
杨枫向大家展示了动态血糖监测的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的优点,提出了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的数据建立一个院内外数据源、通过动力学模型算法形成一个闭环服务、精确的对患者进行评估和管理的预想。
中华糖尿病协会会长向红丁:糖尿病带给中国的挑战
中国的糖尿病人1.14亿,每天增加1.5万,每小时增加600,每分钟增加10人,而糖尿病的危害也非常巨大,但是糖尿病是可防可控的。向红丁指出,糖尿病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线下教育太有限,希望通过网络通过媒体通过更多的平台,让糖尿病教育得以更广阔的传播。更将互联网等先进的技术用于糖尿病防治管理。
糖医生联合创始人徐峰:糖尿病管理如何通过互联网+下沉到基层
随着国家的医改,特别是把慢性病防治落实到基层,基层将成为糖尿病防治的重点。而基层的实现却并不容易。通过互联网+可以方便的对患者各项健康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析、传输工作,大大简化基层工作,提高数据化决策水平。
徐峰指出,慢病管理下沉到基层要解决利益问题。只有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平衡才能使慢病管理真正下沉到基层。
橙医生联合创始人马骥:“互联网”对慢性心血管疾病管理的创新模式
马骥提出,慢病管理的现状是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差;医生能力、精力跟不上;双向转诊制度还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慢病管理工具。
“互联网+慢病管理”的创新模式是:移动医疗APP成为慢病管理的关键;三甲医院大医生+社区医院的团队组合成为慢病管理的核心;智能的家用监测硬件成为慢病管理的保障;专业的运营服务实现医生的个人价值;商业保限的参与成为慢病管理的支持。
医瘤助手CEO 张佐:肿瘤医疗全程管理+互联网的实践
肿瘤医疗的全程管理是典型慢病管理行为,亟需分级诊疗系统支撑。然而“有慢病,无管理;分级易,诊疗难。”
只有通过医医协作、医患沟通、跨组协作;患者教育;提高效率包括建立内科住院安排系统、医生效率工具库、结构化表单;数据共享包括建立患者病历管理与病情跟踪系统等才有可能实现。
华睿投资合伙人陈蕴涵:O2O是当前移动医疗的重要出路
陈蕴涵核心分享了作为投资方和产业方最关心的两个字:落地。
他指出移动医疗的落地是当前移动医疗的唯一出路,而对于移动医疗创业企业来说,在当前的医患环境下,真正能形成稳定盈利的业务闭环可能只有O2O模式!移动医疗必须和医生、医疗机构/企业抱团,占据自己的医疗资源,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青梧桐基因创始人牛晓强:精准医疗对慢病管理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