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 > > 初春时节天气忽冷忽热 警惕六类“初春

初春时节天气忽冷忽热 警惕六类“初春

发布:2016-02-29 13:08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初春时节天气忽冷忽热 警惕六类“初春

  初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早晚温差起伏较大,稍不注意身体就会感到不适,有儿童、老人等体弱者和有慢性病灶的人则更容易发病。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初春时节注意预防疾病,对人体健康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下面,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就问您盘点初春时节要警惕哪些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冬春交替时节,早晚温差较大,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过早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而入,从而引发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预防招数:古语有云:春捂秋冻。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特别是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较弱的人,出门时可备几件薄厚不一的衣服,并随着天气的变化增减穿衣量。此外,还要保持规律作息,进行适量运动,让身体尽快适应温暖天气,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更好的预防感冒。

   胃病

  初春气候变化较大,是胃病易复发的季节。由于气温不稳定,衣物添减无规律,风、寒、湿气会侵袭人体,容易导致肠胃道反射性痉挛收缩。再加上人体在低温环境下,免疫机能会变得低下,无形中也会为一些肠道细菌打开入侵缺口。

  预防招数:中医认为,“胃病者十有六七都是胃寒。”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初春时节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应随气候的变化适时添加衣物,睡觉时要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引发胃痛。饮食上应尽量不喝冷饮,宜常喝温水。还可适当吃些温补的食物,如鸡肉、羊肉、栗子、山药等。

   关节疾病

  中医认为,风、寒、湿邪都是关节炎发病的常见诱因,在早春季节,早晚气温较低,空气潮湿,湿邪粘腻重浊,易损伤关节,很多老年人会出现“老寒腿”加重的情况,腰和腿像被冰包裹着一样,酸麻冷痛,活动不便,影响生活。

  预防招数:骨关节病患者,在天气寒冷、潮湿时要适当做好预防保暖措施,不要随意增减衣物。进行正确适当的锻炼,可预防、延缓和减慢骨关节炎的进程,特别是在暖和的阳光下锻炼可增加钙的吸收和关节运动的适应性,平时如果感觉疼痛,也可蘸醋或酒搓擦疼痛部位。

   流行性腮腺炎

  在冬春交替的时候,很容易感染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的主要症状是以耳垂为中心的耳垂下方肿大,常常一侧先肿大后另一侧也出现肿大,伴有明显的疼痛或压痛、张口困难、发烧、食欲下降。

  预防招数: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方法之一,但也不能起到绝对预防作用,即使接种疫苗提高了免疫力,也需注意日常生活的个人卫生习惯。关键是平常室内要多开窗通风,另外,不要过度疲劳,增强个人抵抗力,尽量减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活动。

   肝胆病和心血管病

  “春不食肝”,最早是中医的说法。 春天是肝胆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而动物肝脏里的蛋白质、胆固醇和矿物质(如铜)等含量也相对较高,所以肝胆不好以及有心血管问题的人,春天要注意少吃或不吃动物肝脏。另外也有说法认为,春天动物体内激素水平上升,动物肝脏里容易蓄积激素,多吃对健康也不利。

  预防招数:“春不食肝”并不仅指不能吃动物肝脏,还指要在饮食上养护肝脏,要少食、少咸,少油腻,多饮水,多吃水果和蔬菜,从而保证气血循环,达到养护肝脏,降肝火的作用,这也是心脑血管患者的饮食法则。中医认为,春天要少吃味酸食物,多吃如南瓜、扁豆、荸荠等甘平的食物。

   过敏性鼻炎

  春季万物复苏,各式花儿竞相开放,花粉也漫天飞舞。与此同时,春季地气上腾,粉尘散布,这些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特别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患者而言,简直就是噩梦。

  预防招数:引起过敏性鼻炎一般有四大元凶,尘螨、花粉、宠物和霉菌。预防过敏性鼻炎要远离这些过敏源。初春是尘螨繁殖活动的季节,因此平时要多注意晾晒棉被,保证每年至少更换一次枕芯;对花粉、粉尘过敏的人,外出尽量避开花园、工地等花粉、粉尘聚集的地方,必要时可戴上有过滤功效的口罩,隔绝与花粉、粉尘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