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2月17日讯(记者孔思远)2月9日,国家卫计委通报我国确诊首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针对目前形势,河北检验检疫局采取多项措施严防寨卡病毒传入。
河北检验检疫局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借鉴世界各地的寨卡热防控经验,提前作好疫情防控,对来自寨卡疫区的交通工具、货物、集装箱严格检疫,必要时实施预防性灭蚊处理。河北检验检疫局加强重点区域白纹伊蚊监测、防控,建立健全疫情信息相互通报和联防联控合作机制。此外,河北检验检疫局对有境外寨卡热疫区旅行史、潜伏期内出现寨卡热疑似症状的入境人员开展疫情检测,发挥口岸外来传染病检测技术优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
据统计,今年1月份,河北检验检疫局共监测体检出入境人员1508人次,艾滋病监测1499人次。检出传染病16例,澳抗阳性24例。其中:出境人员乙肝8例,丙肝2例,性病2例,肺结核2例;入境人员乙肝1例,输入性登革热疟疾1例。
科普小贴士:什么是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被携带有寨卡病毒的蚊子叮咬后数天内,约五分之一的人会出现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肌肉、关节疼痛等,也可伴有结膜炎、眼后痛和呕吐等表现,一般症状较轻,通常在2至7天后自愈。寨卡病毒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一般症状较轻,为自限性疾病,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即可,包括止痛、退烧、休息和大量饮水等。如果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介绍,传播寨卡病毒的蚊子主要是伊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