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 > > 胡大一:读懂病更要读懂人

胡大一:读懂病更要读懂人

发布:2016-02-18 15:04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近年来,很多医疗纠纷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一个手术完成后,患者主观感受很不好,而医学检查未见异常,医生认为很成功。有的医生虽然资深,却怠慢病人,忽视病人的

近年来,很多医疗纠纷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一个手术完成后,患者主观感受很不好,而医学检查未见异常,医生认为很成功。有的医生虽然资深,却怠慢病人,忽视病人的疾苦,使病人提心吊胆;有的医生虽然年轻,却用心守护病人,时刻关注病人,被病人认为是“放心医生”。

教科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在疾病的感受上,患者永远是最权威、最有发言权的“专家”。医患之间,最难的是换位思考。

胡大一:读懂病更要读懂人

胡大一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

最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讲了一个故事:一位病人做完支架后,医生说做得很好,通过检查没有发现症状,但病人回去后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说支架在心脏里响,医生不相信。后来,这名医生自己也得了心肌梗死,放了支架后,才知道晚上一个人的时候,支架真的在心脏里响。

看来,听懂支架的“叹息”,并非易事。对于一名医生来说,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也许永远不会相信患者的说法。其实,道理很简单:病在患者身上,感觉好不好,患者最有发言权。不是因为医生认为手术很成功,患者就不应该难受了。教科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在疾病的感受上,患者永远是最权威、最有发言权的“专家”。

医患之间,最难的是换位思考。医生在观察,病人在体验,一个“站在床旁”,一个“躺在床上”,感受怎能相同?多年前,北京军区总医院外科专家华益慰胃癌晚期,做了三次手术,胃全部切除。在弥留之际,他浑身插满管子,不能进食。他告诉同事,自己做了一辈子胃癌手术,原以为切得越干净越好,此时才明白病人有多么痛苦。对于晚期胃癌病人来说,哪怕保留一点点胃,生活质量也会高得多。

从病本位医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只要生理指标正常,就是健康的。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高级生命。从人本位医学的角度看,病人的感受是第一位的。医生必须高度关注病人,尊重病人的感受,而不能只关注疾病本身。

近年来,很多医疗纠纷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一个手术完成后,患者主观感受很不好,而医学检查未见异常,医生认为很成功。事实上,客观指标并不能完全替代主观感受。很多医生只是一门心思治病,并且认为治疗必然有痛苦,病人就该忍受。事实上,有的痛苦是病人无法忍受的,这就直接导致病人对治疗效果产生怀疑。由于缺乏共同的判断标准,医患之间很容易发生冲突。

时下,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医患关系却越来越紧张。为什么低技术时代拥有高满意度,高技术时代反而遭遇低满意度?也许,这正是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死穴”:重技术、轻感受;重客观、轻主观;重循证、轻叙事;重医疗、轻照护。结果,医生做得越多,医疗纠纷越多;医生承诺越多,患者抱怨越多。医学占领了技术的制高点,失去了人文的制高点。因此,医学绝不能沿着技术至上的轨道狂飙,而应更多地关注人的感受,从病本位迈向人本位。

道德可以弥补技术的缺陷,而技术却无法弥补道德的缺陷。一名医生,即便掌握了人类所有的医学知识,照样会有医疗误差,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要减少这种医疗技术固有的内在缺陷,唯一的办法是密切关注病人,这恰恰也是人本位医学的基本要求。有的医生虽然资深,却怠慢病人,忽视病人的疾苦,使病人提心吊胆;有的医生虽然年轻,却用心守护病人,时刻关注病人,被病人认为是“放心医生”。

美国社会学家霍兰认为,医者有四个“救生圈”:技术魅力、人格魅力、温暖陪伴、灵魂抚慰。技术“救生圈”固然重要,其余三个人文“救生圈”更不可或缺。关注病,更关注人;读懂病,更读懂人。此乃医者的最高境界!

胡大一:读懂病更要读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