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除了给人造成不适外,还可能会诱发疾病。昨日,市疾控中心举行预防寒冷天气引发疾病媒体介绍会,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学博士林海江就寒冷天气可能会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骨科疾病等做出提醒。
呼吸系统——感冒、哮喘、慢阻肺
应对策略:少出行、重保暖
冷空气刺激后,人体的气道免疫力会下降,功能受损,继而气道反应性就会增高。这时,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就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
每个人对寒冷刺激的反应不一,有家族史、体质敏感的人会严重一些。建议体质弱的人寒冷天气最好减少出门,出门时最好戴口罩,增加衣服,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着凉。
心血管——心梗、心脏猝死、心绞痛
应对策略:穿戴暖和、多饮水、不过饱、稳定情绪
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很敏感,寒冷天气会导致人的血管收缩,血黏度增加,冠状血管阻力增加,很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心肌缺血缺氧等,增加心梗、心脏猝死等心脑血管疾病恶化几率。
林海江建议老年人出门戴上暖和的帽子,晨练最好等到日出气温上升后;平时要多饮水,防止血液变得粘稠;注意饮食不过饱,饭后适当休息,餐后不能马上劳动或快步行走,否则容易引发心绞痛;情绪上尽量稳定,保持心平气和。
脑血管——脑梗、中风
应对策略:早识别、早求救、早溶栓
记者了解到,各家医院的急诊室在每年冬天都会接诊到很多脑梗患者。这是因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悬殊,加上寒潮来临,更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使得血压骤然上升,中风意外也接踵而至。
林海江提醒,晚上睡眠时,人处于禁止状态,血液粘稠度增加,是中风高发的时间段。市民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眩晕伴呕吐等症状时,必须高度警惕,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骨科——关节损伤、骨折
应对策略:少出行、行走尽量找人陪伴或带辅助工具
气温低,人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运动中稍不慎就会造成关节损伤和骨折。加上寒冷的刺激,就会诱发腰痛、肌肉痉挛等。
“老年人在寒冷的天气里尽量减少出行,如需出行,最好是有人陪伴或者带上拐杖辅助行走,不要穿易滑的塑料底的鞋子。”林海江说,除此之外,平时还需加强营养,注意饮食搭配,多摄取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多补充钙质,增强骨质坚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