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 > > 如何领悟中医“治未

如何领悟中医“治未

发布:2016-01-10 02:36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有则古代名医扁鹊论医术的故事。一天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到底哪个医术最好?”扁鹊回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为什么你最

有则古代名医扁鹊论医术的故事。一天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到底哪个医术最好?”扁鹊回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又答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未发之前,是超前治疗。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根,让人不发病,不得病,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传于乡里。而我治病是在病情严重之时,所以大家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响遍全国。”

原标题:如何领悟中医“治未病”的境界?(杏林寻宝 中华传统医药漫谈)

王红蕊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6年01月08日 第 14 版)

有则古代名医扁鹊论医术的故事。一天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到底哪个医术最好?”扁鹊回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又答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未发之前,是超前治疗。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根,让人不发病,不得病,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传于乡里。而我治病是在病情严重之时,所以大家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响遍全国。”

这个故事说明了良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道理。古人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万事防为先”、“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说的是同一个道理。

所谓“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先行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其核心是主动防范。这是中医治疗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也是最为先进和超前的医学思想。

“治未病”首先要未病先防,是指人体在没有发生疾病的健康状态下,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养生保健措施。其目的在于固护正气,增强体质,避开各种病邪的侵袭,预防疾病的发生。其次要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发生后,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采取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阻止疾病的恶化和传变,促进疾病康复。还要病后防复,是指疾病经治疗后,病邪基本消除,正气尚未复原,处于初愈的康复阶段,提前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

我们如何能做到“治未病”呢?

一、情志调理。

保持情志舒畅,心境豁达。勿暴怒,勿忧郁。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娱乐的时间,使张弛有度,气机舒畅。《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二、饮食调理。

关键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饮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也可以根据体质在合适的季节吃一些药膳、膏方。

三、运动调理。

适当的运动可使人体气机通畅,肝气条达,脾气健运,肾气充足。亦可采取推拿、拔罐、穴位敷贴、熏蒸、气功、太极拳等形式。

“治未病”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治未病”是医疗保健的理想境界,也是衡量医者水平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