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好自然保护地故事
这是保护地故事发表的第34个作品
作者:姚远 全德文 设计:魏明格 邓帆
编辑:阿圈
支持单位:蕲春县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
本文共2970字,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随着春节的临近,我国大部分地区渐渐步入一年中最冷的时段。早在2020年的10月份,国家气候中心就发布消息,预计冬季将形成拉尼娜事件,我国南方的冬天将比往年来的更冷一些。
赤龙湖常年来往迁徙鸟类(豆雁、白琵鹭等)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对于东北亚地区的越冬候鸟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寒冷的天气会使它们的迁徙之旅更加艰难。幸好,在长江中游、大别山南麓,有一片集山川湖泊之秀、湿地森林之韵于一体的神奇土地,能为它们提供一个环境优越的中转站。这便是山与湖犬牙交错的赤龙湖。
01
蜿蜒曲折的湖岸线
赤龙湖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之滨的蕲春县,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的浅水湖泊,也是现今为数不多的能够与长江相通的湖泊之一。
碧玉盘中一“青螺”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从长江中游奔涌而至的河水到达赤龙湖后,被三面连绵环绕的山丘所阻隔,形成“山中有湖,湖中有岛”的奇特景观。
据统计,赤龙湖是湖北省半岛最多的湖泊,280多个半岛星罗棋布于静谧的湖泊中,姿态万千;环湖岸线蜿蜒曲折,长达200 余公里,有湖汊40 余个,山与湖的边界如同犬牙一般彼此交错,蔚为壮观。
据史书记载:赤龙湖州(蕲州)北十里,蕲水流注于此,其湖有九十九汊、孔道所经也。
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边界示意图脚爬客
一提到湖泊,大家脑海里想到的通常是柔和的湖岸形状、光滑如镜的湖面。例如冰川下的海子、火山口演变的玛珥湖等。
牛奶海柔和的湖岸曲线摄图网
类似于赤龙湖这种“嶙峋”的湖岸线确实与大家平时的印象有所不同。那么,赤龙湖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它的水源——长江。
在距今2万年前左右的末次冰盛期,气候比现在要寒冷得多,大量的水形成陆地冰川,导致海平面下降,最低的时候海平面比现在要低130米。
末次冰盛期时北半球冰川分布示意图脚爬客
在当时海平面下,长江的入海口肯定也不是现在的上海,有的地理学家认为,当时的长江途径中国大陆长驱直入到赤尾岛-钓鱼岛附近,甚至还有学者认为长江经东海大陆架一直注入到冲绳海槽。
在如此低的海平面的情况下,长江及其沿岸的诸多支流会对河床产生强烈的下切侵蚀,把河道塑造的如同枝杈一般。
赤龙湖形成示意图脚爬客
后来,气候慢慢变暖,冰川的融化使得海平面逐渐上升,长江及其支流的下蚀作用就没有之前那样强烈了。
在江汉平原范围内,湖底通常比较平坦,水深也不大,即使是10km以上的湖泊, 中水位时平均水深也仅有2米左右,最深也只有3~5米,洪水位不超过6~8米。因此内湖水位稍有升降变化,湖面便发生明显的扩展或缩小。
赤龙湖蜿蜒的湖岸线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气候变暖使得江汉平原的降水增多,丰富的降水很快就将之前枝杈状的河道连成一片湖泊,但是在湖泊的边界,仍然保留了枝杈状水系的模样,显得蜿蜒曲折。赤龙湖就是这种湖泊演化的一个典型例子。
历史上的赤龙湖与长江直接相连,每年6~7月的汛期,长江水位升高近30米,淹没赤龙湖地区大量耕地。后来,蕲春县人民政府组织10 万农民修筑长江大堤、金牛洞河、龙凤寺闸,赤龙湖从此便与长江阻断。
02
物种多样的生态园
温和的气候和充沛的降水使赤龙湖成为集天然湖泊、永久性河流、人工鱼塘于一体的复合湿地系统。湖面百鸟飞翔、岛上绿树成荫、洲边白鹭追逐,一派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景象。
漫游在赤龙湖,可见山水辉映、银鱗跃浪,可闻水鸟啼啭、渔歌晚唱。
群芳烂漫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作为陆地与水体的过渡地带,它同时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其他任何单一生态系统都无法比拟的天然基因库,独特的水文、土壤和气候提供了复杂且完善的动植物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