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樊多多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
七月底,节气上的夏天接近尾声,立秋的步伐不急不缓地向着八月踱来。经过被疫情洗礼的2020年春天,四季好像变得都不完整。迟滞而来的踏春之心,在熬过了拖沓冗长的梅雨季后,终于得到释放的机会。
杭州出发到江南养生文化村,高速从桐庐出口下,沿着迎春南路直行下去,拐到环城南路即是。
江南养生文化村建造和服务的主题明确—国内首个将中医“治未病”理念与健康管理科学体系有机结合的落地服务项目。出生、历世、终老,每个生命阶段都需要健康保驾护航,才能事业有成、家庭圆满。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将更多的焦点投注在品质生活上,健康成了事关一家三代的大事。对自己的关爱,对老人的孝心,成了一种被认可的传统文化新生活表达。此行带着探寻和想往,一起到江南养生文化村去访一个营造了浓郁中医药文化氛围、老有所养的世外桃源。
意象佳境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来到桐庐,仿佛老天把窝在心里的那些小确幸都给了这个富春江畔的小城—世界养生基地、华夏养生福地、中国长寿之乡,中华药祖也是偏安于此。江南养生村的建造,可以说是从桐庐的沃土里“长”出来的,天生中医药气质。
江南国医馆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设有中医科、针推科、急诊科、内科、外科、妇科、耳鼻喉科等科室,重点打造睡眠门诊、中西结合心血管门诊、中医妇科门诊、平衡针灸门诊等特色专科,同时拥有无创心血管检查科、检验科、影像科、中西药房等配套科室。高端医疗检测设备是江南国医馆的创新服务,如整套无创心血管检测、中医十二经络检测、身心平衡舱检测(压力检测与调理)等,这也是中医哲学与科技设备两个层面的碰撞与融合,检测是前端,为制定中医健康方案服务。除了对外门诊,国医馆的诊疗服务也是江南养生文化村为老年康养提供的配套项目,选取道地药材,安排名医专家定期坐诊,开通杭州地区医保,为周边老人绿色就医开便捷通道,这些在国内的养老项目服务中还是凤毛麟角,走在行业前列。
康养主体项目在一片开阔空地之外延伸开去。目及之处是蓝天、黛山、静水、小桥、曲径。身处的空地可以容纳百人同时晨练,太极、八段锦、瑜伽都可以在这块平地上开展。回身,抬头可见古风大门上有一块牌匾,“江南养生文化村”几个字是由首届国医大师路志正老人所题,路老每年都会来养生园住一段日子。
占地220亩的江南养生文化村,把100亩的地方留给了水面和山林。走在通往康养度假中心的小路上,两旁种的多是果树,橘子、石榴、枇杷都是药食同源的水果。无农药的有机种植,保证了果实可以直接从树上摘下即食,无形中增加了采摘的乐趣。
2
康养为核
中医是传统文化里的精粹,两千多年的传承构建了华夏康养哲学。生命健康可以用科学技术规划和管控,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和专业人士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驾护航。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科学管理有机结合形成了江南养生文化村的最大特色,其六大管理中心:医疗中心(江南国医馆、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睡眠及心理管理中心、传统与现代康养中心(遵序堂)、膳食营养中心和健康文化教育中心,几乎都有中医药文化与项目涵盖其中。此外,杭州师范大学的“治未病与健康管理”博士培养与创新、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所中医养生临床研究都将项目基地落在了江南养生文化村。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落地从文化村的绿色睡眠干预、中医外治服务和药膳康养中可见一斑。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被失眠、低质量睡眠困扰,“睡眠障碍”成为一种疾病。良好的睡眠是健康身心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江南养生文化村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质量评价学组合作指导单位及杭州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睡眠康养研究基地,这里拥有5个符合国际标准的睡眠监测室和1个中央控制室,配备了多套多导睡眠监测仪、便携式监测系统及多种评价手段,可以完成睡眠呼吸障碍、睡眠行为异常、睡眠运动性疾病、失眠与睡眠节律紊乱等评价。有睡眠障碍的人在这里安静的睡一晚,监测数据就通过远程平台发送,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质量评价学组专家分析睡眠数据、出具睡眠监测诊断报告,然后由中医专家团队提供非化学药物即中医药手段为主的综合干预方案,进行绿色睡眠干预。
一阵微风拂来,十几只蜻蜓在湖面上翩然,打破了眼前这幅山水画的静默,凭添空灵。忽然就理解了江南养生文化村把“青蜓”作为品牌表达的意义。或静立在荷尖之上,或从水面掠起,动静皆宜,不张扬,不迟钝,又具备生命能量的爆发。而“年华走,青春停”的康养理念,让常住在这里的老人身心两安,自得其乐。
原标题:《【学会中医】江南养生文化村: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