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将为百万居民进行长达3至5年的中医健康干预管理。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了解到,今年本市启动了北京中医健康乡村(社区)试点建设项目,该项目也是2015年北京市政府折子工程、北京市中医管理局2015至2020年重要工作项目之一。
据介绍,北京中医健康乡村(社区)试点建设项目共遴选了7家三甲级医院的430位专家,16个区县的20家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的258名骨干人才,下沉到基层,为45个乡村、56个社区的百万居民开展长达3到5年的中医健康干预管理,重点实施六大监测,即疾病一级预防监测,愈后中医药综合治理监测,传统区域居民健康监测,新形态区域居民健康监测,65岁以上老人健康监测,0至3岁儿童健康监测。终形成中医药防治基层流行病、防治基层慢性病套路,指导基层医疗机构用中医药预防和治疗慢性病。
相关链接
7月22日,在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北京中医健康乡村(社区)试点建设工作科研与信息化支撑论坛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领导、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为来自六十余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主管信息化工作的院长、信息中心主任,以及16区县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信息化工作负责人、IT产业精英们组成的委员颁发了委员资格证书。
成立大会后即召开了“北京中医健康乡村(社区)试点建设工作”科研与信息化支撑论坛。该项目是2015年北京市政府折子工程、北京市中医管理局2015-2020年重要工作项目之一,项目遴选了七家三甲级医院的30支领军人才团队共430位专家、十六区县的20家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共258名骨干人才、213名工作团队,下沉基层,为45个乡村、56个社区的百万居民开展长达3-5年的中医健康干预管理。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介绍,为了实现提高基层居民健康水平目标,要利用信息化的支撑,开展以人为本的区域性中医健康干预服务,重点实施六大监测,一是疾病一级预防监测,二是愈后中医药综合治理监测,三是传统区域居民健康监测,四是新形态区域居民健康监测,五是持续对65岁以上老人健康监测,六是开展0-3岁儿童健康监测。通过将中医药优势资源下沉至基层,发挥三十支领军人才团队技术力量,进行统一动作,集中攻克中医药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建立围绕中医药对基层居民健康干预实质效果的科学研究,以及经方在基层的应用论证、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非药疗法效果、健康素养教育效果等课题。在攻关阶段,充分进行团队协作,建立同学科协作、多学科协作及三级医疗团队合作新科研模式,针对问题开展实质性的研究,并结合三年的区域健康干预管理显示度进行效果论证,形成中医药防治基层流行病、防治基层慢性病套路,为中医药优势资源有机融合在公共卫生中做出贡献。同时,以信息化支撑位抓手,建立北京中医健康乡村(社区)统一视频服务平台,开展远程健康教育、远程人才培训、远程会诊协助、应急指挥等应用,保障项目顺利进行;建立中医健康乡村(社区)综合信息监测平台、开展项目过程实时管理,推行第三方评价机制,对任务不达标的实施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