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省医疗机构信用等级监督管理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在全省民营医疗机构中推行信用等级管理。政府为什么要对民营医院实行打分评级?评出优劣等级对于患者、医院、监管机构有什么意义?记者进行了调研。
——编 者
到餐厅吃饭,门前会有大笑、微笑、平脸三种不同表情代表食品安全等级;到宾馆住店,门前会挂着区分档次的一星到五星级牌子。如今,到黑龙江省民营医院看病的患者,也将根据医院门口挂着的ABCD四级信用等级牌,选择就医。
近日,由黑龙江省卫生监督局制定的《黑龙江省医疗机构信用等级监督管理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在全省民营医疗机构中推行信用等级管理。
挂上等级牌
让百姓安心
“家人需要做手术,我们在两家医院之间徘徊了很久,听别人说这家医院是A级,就直接来这儿了。”在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记者遇到了正在替家人办理住院的孙女士,“评级这个做法挺好的,现在的民营医院太多了,各种宣传也五花八门,老百姓根本分辨不出哪好哪坏,经常被忽悠,现在分了级,好坏一目了然,省了麻烦,心里也踏实了。”
黑龙江省卫生监督局局长邹明远说,有调查显示,“魏则西事件”曝光后,民众对民营医院的信任度降低。民营医院的就医人数下降,甚至整体笼罩上了信任危机。不少医院挺委屈。
“信用评级的目的是规范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百姓医疗安全,”邹明远说,“许多病人怕到民营医院上当受骗,即使是一点小毛病也要到三甲大医院,如果把民营医院的监督工作做好,提高其整体质量,百姓到民营医院就医可直接查询该医院的信用等级,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大病去大医院,小病去小医院,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在网上看到了一些A级的医院,怎么没有其他级呢?”一位患者家属对刚刚出台的评级办法产生了疑惑,打电话到卫生监督局询问。
对此,邹明远说,现在评级制处在初级阶段,评级对象仅限于主动申报的民营医院,首批共评出21家信用等级为A级的民营医疗机构。这样做是为了给其他比较弱的医院树立榜样,明年起将强制性进行检查,如有医疗机构拒绝监督检查,或不提供相关资料配合检查的,直接将其评定为D级。此项改革在试点成熟后,评审对象将推广到二级民营医院,范围上也将从省级推广到县级民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