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药品 > > 无证作坊藏厦门一民宅内 生产黑心粿条销往菜市场

无证作坊藏厦门一民宅内 生产黑心粿条销往菜市场

发布:2018-12-12 06:38 | 来源:健康日报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苍蝇、臭水沟、粿条...在集美区后溪镇英村三里53号的居民楼内,一家无证无照的黑作坊正在生产粿条,没有安全保证的粿条最终流入市

几乎每天都在做每次生产数百斤

环境差

作坊内苍蝇乱飞 水沟也发黑发臭

无证作坊藏厦门一民宅内 生产黑心粿条销往菜市场

执法人员现场取缔无证作坊。

厦门日报讯(文/图记者何炳进)苍蝇、臭水沟、粿条...在集美区后溪镇英村三里53号的居民楼内,一家无证无照的黑作坊正在生产粿条,没有安全保证的粿条最终流入市场。昨日,记者将情况反映给集美区灌口市场监督管理所,执法人员到现场取缔了该黑作坊。

举报

粿条作坊藏身居民楼

近日,市民陈先生拨打本报热线反映,最近在集美区英村三里53号出现了一个黑作坊。“专门生产粿条的,几乎每天都在做,环境很差,臭气熏天。”陈先生称,每次生产的粿条都有几百斤,都用货车运往厦门的菜市场售卖。

前日,记者到现场暗访,英村三里53号位于距英村小学不到200米的一座2层楼的居民房,有一个长六七米、宽五六米的院子,顶部用铁皮搭盖着。

院子四周都用围墙围着,进出的铁门紧闭,与周围居民楼看似无异。但一根从铁皮屋角落伸出的烟囱暴露了位置。记者透过门缝和周围较高处往里面看,虽然没有开工,但里面随地摆放着各种颜色的塑料桶,还有锅灶、制作粿条的机器等。

“做粿条的时候,院子会不断冒出蒸汽,里面的工人把做好的粿条拿出来随地晒,有时候苍蝇都飞上去了。”陈先生说道。

昨日,记者将情况反映给集美区灌口市场监督管理所,英村三里53号并没有相关登记,不具备生产加工粿条的资质。

行动

相关部门现场取缔黑作坊

昨日下午,记者和集美区灌口市场监督管理所的执法人员到现场。进门时,里面的工人正在加工粿条,而一些较早做好的粿条或放在客厅内的椅子上,或存放在房间的冰箱内。

院子墙壁上挂着各种电线和水管,一台正在运转的机器不断产出粿条,旁边的木桌上摆放着生产原料淀粉,从锅炉不断冒出的蒸汽充斥着不透风的院子,人站在里面没多久就感觉到闷热出汗。几个放着制作粿条原料的塑料桶放在水槽旁,上面停满了苍蝇。水槽下的水沟已经发黑发臭。

执法人员现场叫停了作业的工人,要求现场负责人出具相应的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现场的负责人称,卫生许可证正在办理,但有营业执照。

不过,执法人员查看了营业执照后,发现地址不符。“营业执照的公司名称是‘厦门龙诚康粮食品有限公司’,注册地址是在岛内。”执法人员称,即便是地址正确了,该公司也没有卫生许可证,不能生产粿条。

作为一家无证无照的黑作坊,集美区灌口市场监督管理所的执法人员当场取缔。执法人员调查了解到,该黑作坊刚开设不久,专门生产粿条,每次生产上百斤,随后运往菜市场售卖。

执法人员封存了已生产的粿条和设备,今后将会加强该区域的巡逻,若是市民也发现该处无证无照继续生产,也可以拨打举报热线12315或6384315反映。

【背景】

厦门有条件放开小作坊生产

集美区灌口市场监督管理所的执法人员告诉记者,粿条生产其实厦门是允许小作坊生产的,但是有条件的开放。但食品目录内的小作坊生产,也有一些附加条件,生产者必须要证照齐全。

“像生产粿条,首先要办的是营业执照,然后根据相关要求办理卫生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我们会到现场核查原材料的进货渠道、环境卫生条件、加工环节的流程,工人还要有相关的健康证明,生产出来的产品要检验是否超标等。”执法人员称,加工的流程《厦门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允许生产加工的食品目录(第一批)》里也有详尽的规定,小作坊也要严格执行。

【相关】

微信扫二维码便知酒真假

厦门酒类商品二维码溯源平台明日投用

厦门日报讯(记者李晓平通讯员厦商轩)明日,由市商务局开发的厦门市酒类流通监管系统2.0版本——厦门酒类商品二维码溯源平台将正式投入使用,市民只要通过手机微信“扫一扫”便能知晓酒的真假。

据了解,这一平台是在原有的厦门市酒类流通随附单溯源平台和厦门市酒类流通管理微信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开发完善了13块46项功能,创新“互联网+酒类管理”新机制、新平台。消费者只要用手机微信扫一扫酒品二维码标识,就能即时获取该酒品信息,真正实现“扫一扫,辨真假”,确保所购酒品的质量安全。

宝生园蜂蜜检出氯霉素

厂家称已销毁问题产品

厦门日报讯(记者沈彦彦王元晖)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显示,广州市宝生园有限公司生产的“宝生园”牌山花蜂蜜检出违禁兽药氯霉素。昨日,记者走访了厦门的各大超市和便利店发现,所有宝生园蜂蜜均在正常销售中。

氯霉素曾经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农业抗生素,后因发现其对人体造血系统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早在2002年已被我国禁用。在问题蜂蜜曝光之后,宝生园迅速发表声明,就该批问题产品向消费者道歉。宝生园发布声明表示,此次出问题的蜂蜜只生产了24瓶,并已全部销毁,并承认此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在于“企业供应链原料采购及检测管理不严”上。

昨日,记者走访了厦门的各大超市和便利店发现,在厦门,广州市宝生园有限公司生产的“宝生园”蜂蜜仍然在销售,销售人员称没有接到下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