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破”顽疾,还是“立”规矩,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就是建设精神,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人们心中,外化于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使文明成为百姓幸福生活的“清新空气”。经过多年的努力,这样的愿景正逐渐成为百姓幸福生活的“新常态”。
人们欣喜地看到——在首都北京,每天都有8000余名文明引导员坚守一线公交站台维护秩序、疏导交通。他们既是排队乘车引导员,也是文明宣传员、交通协管员、环境维护员、群众困难排解员,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现在,针对插队拥挤、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不文明现象开展的文明引导行动,成了很多城市的通行做法。
人们欣喜地看到——2014年9月起,张家港第一个“诚信驿站”在步行街投入使用,除了自助取物、自助付款之外,“诚信驿站”也提供雨伞借用等便民服务,这些服务都以倡导“诚信自律”的方式进行。同样的诚信生活,出现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大厅。客商可以通过商贸城内110块信用查询触摸屏,随时查看商户的信用评级,为商户作出评价,可以点赞,或给差评、进行投诉。
人们欣喜地看到——在山东莱芜方下镇沈家岭村,“晒被子”比赛已成为村里的传统项目。村干部介绍说:“过去,有老人晒的被子很脏,像油擦子,甚至还有虱子,被子晒出来了,儿女们脸上挂不住,纷纷给老人换被子。现在,全村老人们的被子越晒越新,也晒出了农村文明新风尚。”
人们欣喜地看到——上海长宁区泉口路虹康绿地休闲广场上,近30名穿着靓丽的大妈在快乐地跳舞。然而,现场却听不见音乐声。原来,她们用上了“静舞神器”:一台带无线发射装置的播放器和无线耳机。千里之外,在重庆、贵阳、合肥,广场舞大妈们也纷纷配备了此类无线耳机,往日长期困扰周边百姓的广场舞“噪音模式”从此进入“静音模式”。
以辩证思维推进“破”“立”结合,以创新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伟大厦。在共圆中国梦的道路上,精神文明建设将围绕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发挥出深厚、持久的巨大作用。(参与采写:中国文明网邓植尹、王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