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黑药品 > > 饿了么黑心餐厅被曝光 风投都被噎着了

饿了么黑心餐厅被曝光 风投都被噎着了

发布:2016-03-20 09:27 | 来源:第一健康网 | 查看:
分享到:

摘要: 当资本(市场)好的时候,大家要尽情狂奔。一年前,网上订餐平台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如此放言。而今,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当资本(市场)好的时候,大家要尽情狂奔。”一年前,网上订餐平台“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如此放言。而今,饿了么的这场“狂奔”已步入歧途。

  3月15日晚,备受瞩目的央视315晚会揭露,“饿了么”存在无证商户大规模利用其网络销售餐饮,且所供餐饭店在生产过程中惊现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时间,“饿了么”陷入危机。

  在汹涌而来的讨伐声中,那些曾经高调而张扬的资本方却偃旗息鼓,偶尔能听到的只有一声慨叹:“我们种子期的项目被3·15曝光咯。”言语中透着一种五味杂陈的无奈。

  近来,曾经为人忽视的风投之“险”,正在通过不期而至的种种“麻烦”被频繁爆出,知名风投们亦难独善其身。

  “不设防”的追逐

  “从风投的角度,怎么看‘饿了么’这样的投资风险事件呢?”昨日,记者问及曾参与投资“饿了么”的一家资本方,对方答道:“(这也是)资本市场的产物。”

  可查信息显示,“饿了么”自2011年开始第一轮融资,至2015年底已经融资多轮。2015年1月,当“饿了么”宣布获得新一轮3.5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中信产业基金、腾讯、京东、大众点评、红杉资本时,已经是其在两年内获得的第四笔融资;随后,2015年8月,“饿了么”又获得6.3亿美元融资,据悉由中信产业基金、华联股份领投。2015年底,“饿了么”再获阿里巴巴12.5亿元投资,并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消息也传得沸沸扬扬,被认为是BAT在外卖O2O上的新布局。

  可见,追逐其中的风投和战略投资人都大名鼎鼎、经验颇丰。“按理,他们在投资前都会做尽职调查,相信他们也一定做了很多的考量。”昨日,一位资深市场人士表示,在这位市场人士看来,“饿了么”的盈利模式是可预测的,作为经验丰富的投资人,按理应该可以设想到被3·15晚会揭露的“问题运营场景”,从而设计出相应的“防火墙”。如今,“饿了么”事件的发生,显然给风投在投资过程中对运营风险的把控,提出了新的挑战。

  由此,前述资本方给出的“资本市场的产物”的回答,已经透露出风投们的反思。不可回避的是,随着资本对项目创始人的不断“教育”,很多创始人对资本的“口味”也非常清楚。比如,创始人知道资本追求“爆发式的增长”、需要一个“上市计划”、能快速拿到市场的“话语权”……“如果你公司增长速度足够快,而且你的商业模式也在复制当中被验证,那么会有更多投资人加入进来。”

  “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曾经说过:“在我看来,融资就是卖你的血肉,以此谋求发展。”而且,资本市场足够好的话,还是要多融(资),“因为你有更多钱,在市场上就能有更好的形成垄断的机会。”在此,资本在看好企业形成“垄断的机会”时,对于企业如何获取“爆发式的增长”,却缺少了就其中运营风险的必要防范。

  “人去楼空”怎么办

  被3·15晚会曝光只是众多潜在风险之一。例如资本方都说“投资就是投人”,但要是碰上“人去楼空”了呢?

  这两天,还有一件事在风投界被刷屏:曾是影视业耀眼新星的小马奔腾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小马奔腾”)被裁决以6.35亿元回购战投股份,因为对赌失败。有消息称,3月15日裁决会进入执行阶段,小马奔腾很可能将面临清算拍卖的命运,战略投资人建银文化会拿走小马奔腾的全部家当。

  这家曾经拥有吴宇森、宁浩等知名电影人,制作出《将爱情进行到底》、《武林外传》、《无人区》等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因2012年并购好莱坞著名特效公司Digital Domain而声名鹊起,同时又紧锣密鼓冲击IPO的公司,在2011年由建银文化领投,信中利、开信创投等跟投,融资了7.5亿元。

  但令知名风投没有料到的是,2014年1月2日,小马奔腾的灵魂人物李明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从此,小马奔腾两年没开新项目,知情人称,后来面世的都是一些老项目,而且有的项目一直在亏损。于是,尽管双方有对赌而对簿公堂,投资损失已在所难免。

  无独有偶。近日,牛电科技对外宣布,因涉嫌内幕交易罪被深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的“科技金童”李一男,3月15日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接受审理。这个消息估计也要让一些知名风投心头一紧。去年6月1日,一手打造了智能电动摩托技术公司牛电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兼CEO李一男宣布,公司已获得来自GGV、IDG、红杉等知名投资机构5000万美元融资(天使轮和A轮)。如今,事业刚刚起步,“人的风波”却让这场投资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

  为“任性”买单

  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即使是来自美国的风险资本其实也有一本“苦经”。

  2013年初,IDG一笔5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使尹桑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商业投资的90后。那年尹桑20岁出头,从国外辍学回国创业,他创立的项目叫“一起唱”。到今年春节前夕,这个年轻人再次把创业圈搅动得热闹非凡,但带来的并不是惊喜。

  2月3日晚,作为“一起唱”CEO的尹桑发布内部信,表示由于C+轮融资失败,再加上此前采购大批硬件设备,账上仅有的现金已用尽,公司已无法发放员工工资,导致业务停摆。

  资料显示,已经公开的融资信息是:2013年1月“一起唱”获得IDG的500万元天使投资后,当年12月与2014年4月又分别获得IDG的1000万元A轮、1200万美元B轮投资。于是乎,“连IDG投过三轮的公司也因资金链断裂停摆”的消息令圈内大哗。

  当初,除了“太年轻”这个缺点,尹桑的吸引力或许是明显的:他描述了90后的娱乐需求,主攻美国投资界看重的智能硬件应用方向——推出了KTV软硬件智能解决方案,并规划出一条以团购为入口、点歌系统为技术壁垒、覆盖KTV上下游产业链的转型路径,将KTV的刚需概括为“空房”、“智能点歌”和“社交”,让KTV不再是一个唱歌的场所,而是一个聚集了年轻人社交、娱乐、聚会等一切需求的地方,而且是智能化的。

  前景尽管美妙,但“一起唱”还是停摆了。声称“90后不用被理解”的尹桑,终于因为风投不再“理解”而陷入了绝境。因为对于风投来说,对年轻和任性的包容也是有限度的。

  应该说,对于风险投资,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资金也并不是决定性的东西。风投的麻烦,无疑就是一种博弈的结果。

  315曝光“黑作坊”吃了“饿了么”你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