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食品和医药援助的苏丹女孩
每当亚非拉贫穷国家遭遇天灾人祸时,西方一些制药公司便会慷慨解囊,捐赠大批药品。其中固然不乏灾区真正急需的救命药,可也时常混杂着一些奇怪的物品。例如:在粮荒蔓延的苏丹,灾民却会收到大批开胃药和减肥药,在卢旺达领到的则是整箱的消食片,而在阿尔巴尼亚,分到难民手中的都是润唇膏和痔疮膏。
大搞捐赠目的是退税
据统计,今天世界上仍有1/3的人口得不到基本药品保障,在非洲和亚洲的最贫困地区,这一比例更是高达1/2。假如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发展中国家的死亡人数每年可以减少1000万。而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很多药品在市场上无人问津或者在仓库中大量积压,最后白白浪费。于是就有“好心人”提出,政府应鼓励制药企业增加药品捐助。不过,这些人之所以如此积极,并非真的乐善好施,而是因为这样做可以减少损失,甚至还能从中渔利。
在制药业极为发达的美国,这一现象最为典型和普遍。根据税法规定,如果企业基于人道主义原因捐赠某种产品,即可要求退税,其数额最高时可达到其基本生产成本的两倍。应该说,这一政策的本意是好的,可就是太容易被企业钻空子。制药公司经常会遇到药品过期、销路不畅或者面临淘汰等问题。解决方式无非两种,一种就是将其焚化,这一做法必须符合严格的环保标准,因而成本高昂;另一种就是把这些有问题的药品捐给慈善机构,并“依法”向政府申请退税。即使最愚蠢的商人,也能看出这两种方式哪一种对自己更有利。
捐赠的药品问题多
受商业利益驱使,一些西方制药公司便打着热心慈善事业的幌子,不择手段地“增收节支”。英国电视四台近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发展中国家所收到的西方援助药品,普遍存在着至少以下三个问题:1.药品大多即将过期。这些公司捐赠的药品往往还剩几个月的有效期,有些甚至已经过期,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规定,所有捐赠药品在运抵受援国时,必须有一年以上的有效期。2.药性不适用于灾区。制药公司往往只依据自己库存的情况,而不顾及受援国的需要,捐赠的药品轻则派不上用场,重的还会引发一系列副作用。3.标签不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所有药品的说明文字必须易于受援国医务人员理解,可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没有公司遵守这条规定。
这份报告还揭露出不少西方制药公司的“恶行”,可以说是触目惊心。在饱受战争之苦的波黑地区,1992—1996年共收到17万吨不适用的药品,政府不得不耗资3400万美元专门建起一座焚化炉,加以处理。欧盟一个专家小组从中还发现了英国的减肥药以及美国的鼻炎药等,而且后者有效期的截止期1990年被涂改为1993年。美国某大型医药公司向卢旺达捐赠了600万片抗生素,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性药品捐赠”,该公司还大言不惭地表示,这是为了满足“卢旺达难民的迫切需求”。可实际上,这种药品在美国尚未得到销售许可,更不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列救治难民的基本药物。该公司自己后来不得不承认,这批药确实即将过期。
英国媒体警告“以美国为鉴”
这些捐赠的“问题”药品,让受援国受害不浅。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在立陶宛,由于药品说明含糊不清,1993年造成11名妇女误服兽药,导致双目短暂失明;在苏丹,填不饱肚皮的灾民收到了开胃药和隐形眼镜药水,而且这些药品的标签还是苏丹人看不懂的法文;2000年,委内瑞拉发生水灾后,捐给难民的药品中70%需要销毁,政府还要出钱雇人负责药品分类;在阿尔巴尼亚和亚美尼亚,收到的不适用或失效药物比例曾一度高达半数;厄立特里亚和格鲁吉亚为销毁大量的过期药物,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4月19日,英国财政大臣布朗发表新财政年度预算报告时,将公布一系列措施,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药品短缺问题。预计其中一项就是通过税收调节,鼓励英国制药企业向发展中国家捐赠药品。英国电视四台就此呼吁政府,应该吸取美国的教训,为这类优惠政策建立严格的纳税人监督制度。它在一封致布朗的信中写道:“税收鼓励政策的目的应该是明确的,即帮助发展中国家和受灾地区满足医务及援助人员的需求,而非鼓励制药公司以减少纳税的方式处理多余的库存。为确保这一目标得以实现,需要以美国为鉴,弥补漏洞,明确责任。”
《环球时报》 (2002年04月08日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