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史克雷利的提价行为不是首例,也势必不会成为最后一例。他的所作所为正是制药业司空见惯的手法:越来越多的药企将目标瞄准专利已过期的“老药”,特别是那些罕见疾病的特效药,然后大幅提价,这似乎已成为一种“行业趋势”。
例如抗肺结核药物:环丝氨酸(Cycloserine)被Rodelis制药公司收购后,价格从一片20美元涨到360美元;激发众怒后,Rodelis被迫在今年9月宣布放弃对该药的权力。威朗制药(Valeant)从马拉松制药(Marathon)收购治疗心脏病药物Isuprel后,将价格上调525%,要知道这种药本来就是马拉松制药从别的公司买来的,买来后已将药物的价格提高了五倍。Questcor 制药将治疗多发性硬化症药物Acthar的价格从一瓶1235美元提高至29000美元。
药企都在提价,看起来史克雷利的做法并无太多新意,但其行为招致全社会口诛笔伐的原因就在于,他完全没有一个企业家应有的“气质”,他居然一下子就把达拉匹林的价格抬高55倍。美国主流药企每年将治疗癌症、糖尿病和高胆固醇等疾病的药物价格提高10%或更高是常事,但还没有企业以如此令人瞠目的增幅提价。此外,提价就提价,史克雷利还特别高调地逼逼叨,激起更大的公愤也不可避免。当然,高调逼逼是他做空策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就是要激起全社会的仇视。
近年来,美国制药业和政府及大众的关系一向十分微妙,近5-10年药价的增长引起很多患者和政客的不满。制药业一直被认为是暴利产业,资本雄厚,对国家政策影响过大。很多消费者组织和政客需要制药业出现一个可以攻击的靶子,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史克雷利从天而降,真是“恰逢其时”,no zuo no d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