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点饮料补充能量,也得小心要了你的命。美国《华尔街日报》今晨报道称,4年来,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已经收到13起死亡报告,祸根可能是饮用了能量补充饮品“5小时能量(5-hour Energy shots)”。
今晨,“5小时能量”经销商在接受《法制晚报》采访时表示:“尚未发现任何一起死亡事件可以证明,是喝了我们的产品所致。”并称,“5小时能量”是浓缩装的能量补充液,不作为饮料销售。
FDA则告诉本报记者,尽管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5小时能量”会直接导致死亡或者致病,但是FDA正在继续对这些报告进行调查。4年来,他们已经接到92起报告,其中包括33起入院和13起死亡报告,他们将继续调查。
此事可能会使得愈来愈流行的能量饮料以及补充液被严格审查。FDA提醒消费者,以能量补充液或者能量饮料之名销售的产品,不能替代休息或者睡觉。
记者追访经销商:非饮料已标服用注意事项
今晨,“5小时能量”经销商Living Essentials 的相关负责人伊莱恩·卢茨告诉记者,“5小时能量”是浓缩装的能量补充液,不是能量饮料,也不作为饮料销售,主要向工作辛苦的年轻人销售。这一补充液不含糖,热量只有4卡路里,没有草药兴奋剂,含有的咖啡因也只相当于一杯咖啡的含量。
“公司很重视这些报告,但是,目前没有任何一例死亡可以证明是饮用‘5小时能量’所致。”卢茨还表示,该产品不提倡和酒类一起饮用,并已在标签上建议:“每次服用半瓶。如需更多能量可服用1瓶,但24小时内不要超过2瓶,两次服用时间需间隔数小时;对咖啡因过敏的人饮用前应咨询医生。”
按美国规定,包括能量饮料以及能量补充液在内的膳食补充剂生产商,一旦发现其产品存在任何的潜在不良反应,都应上报联邦官员。
“要说明一点,向FDA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不等于承认我们公司牵涉此事,或是产品直接导致这些不良事件发生。”卢茨声明称。
“5小时能量”为1.93盎司的塑料瓶装,商标上承诺“瞬间能够激发能量”,它风靡美国,自2003年诞生以来,一路席卷美国能量饮料市场,在不到10年间疯狂飙升,2011年成功实现年度销售额10亿美元、纯利润3亿美元。
FDA:正调查此类饮品不能替代休息
“和能量补充液相关的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很多,比如饮用不当、消费者有潜在疾病或者饮食相冲突等等。”FDA公关负责人告诉记者。FDA目前正在对这些不良报告进行调查,以确定补充液是否会造成不明的风险。一旦FDA确定这些产品能够对消费者造成伤害,将采取相应行动。
在美国,对咖啡因的监管主要是基于其是补充剂还是普通食品,但咖啡因在补充液中的含量没有监管限制,FDA正在考虑设限。
FDA提醒消费者,以能量补充液或者能量饮料之名销售的产品不能替代休息或者睡觉。消费者应清楚,咖啡因等兴奋剂可能会让你感觉清醒和精神起来,但是判断和反应时间不会因此改观。在饮用这些产品前要咨询医生或者确保自己没在接受某种治疗,否则最终会因为喝了这些产品导致病情恶化。
中国落点网上每瓶售20多元 泡吧者喜欢用
这一美国产品在中国也不陌生。记者搜索发现,网上有不少关于“5小时能量”的中文简介,并称其适合“长途驾驶、需要熬夜、神经疲劳、加班、高考的人”,百姓网、亚马逊以及淘宝网都有销售信息。记者在淘宝网搜索“5-hour Energy”,出现的相关产品就有50个,每瓶售价从23元至25元不等。
记者发现不少网友打听这一饮品,担心会不会是属于兴奋剂类的东西。有网友说,“这不是兴奋剂,主要成分是高含量的咖啡因,这家公司没有完全公开配方表。”还有人说,“国内主要是泡酒吧的人买这个,兑洋酒喝,一是调味,因为它味道比较刺激;二是起到兴奋作用。”
我国目前也没有专门针对能量饮料及其咖啡因含量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只有《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说“可乐型碳酸饮料中的咖啡因最大使用量为0.15g/kg”。
新闻延伸 多起死亡与能量饮料有关
目前,能量饮料和补充液已发展成数十亿美元的行业,这些饮料通常含有咖啡因和一些听起来不错的成分,比如牛磺酸和人参。但是随着这些饮料越来越走俏,“致死”的报告频频出现,监管人员也开始密切关注。
去年12月,美国一名14岁的女孩福尼尔在家看电影时喝下两罐700毫升的“怪物能量”而昏迷,在送医院抢救6天后死亡。法医指出,福尼尔死于“咖啡因中毒导致心律失常”,其家人在上周五正式起诉“怪物能量”制造商。
FDA表示,在过去3年中有5起死亡报告与饮用能量饮料“怪物能量”相关。今年7月,纽约州总检察长埃里克向“5小时能量”、“怪物饮料”和百事发出传票,调查这一行业是否在其产品成分以及安全性上欺骗消费者。
另据了解,加拿大因红牛饮料咖啡因含量过高,法国因无法证明其100%安全而禁售这款饮料。
英国医学机构的调查显示,饮用能量饮料的人中有20%承认它有助于恢复体力,但只有5%的人认为它有清醒大脑的作用。